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文章总数:17902
 
  访问次数:244658913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

2025/7/6 10:14:00  阅读:3  评论次数:0

(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 第二,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如本文所说: (七)“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夜笼罩之。” [四大瀑流]里面分因瀑流和果瀑流。因瀑流就是欲、有、见、无明。欲就是欲界中的执著;有就是色界、无色界中的执著;见就是我们的见解有问题,因为我们的见解是世间的;无明就是更进一步的执著,这些就是因上说的四种瀑流。在果上说则是生、老、病、死。有前面的四种因当然要感生、老、病、死四种果,这些在我们身上就是瀑流。瀑流就像康定城里的那条河,水的流速极快,后

阅读全文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2.释菩提心(1)必须生起菩提心的原因

2025/7/5 22:13:00  阅读:9  评论次数:0

(2)生起菩提心的方法 第二,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如本文所说: (七)“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夜笼罩之。” [四大瀑流]里面分因瀑流和果瀑流。因瀑流就是欲、有、见、无明。欲就是欲界中的执著;有就是色界、无色界中的执著;见就是我们的见解有问题,因为我们的见解是世间的;无明就是更进一步的执著,这些就是因上说的四种瀑流。在果上说则是生、老、病、死。有前面的四种因当然要感生、老、病、死四种果,这些在我们身上就是瀑流。瀑流就像康定城里的那条河,水的流速极快,后

阅读全文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2025/7/5 22:13:00  阅读:17  评论次数:0

>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著 自序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学佛也须要知识和学问吗在家学佛有禁忌吗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为何放生,如何放生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如何做佛事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在家学佛如何课诵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持咒有用吗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

阅读全文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4)是否具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2025/7/5 14:13:00  阅读:13  评论次数:0

(4)是否具生起出离心的标准 第三,生起出离心的标准,本文说: (五)“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刹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这个颂子是说:我们对轮回盛事不要喜欢,对人间的快乐不要喜欢,对后世的快乐也不要喜欢,因为我们不能沾染这些,一旦沾染了就要流转生死。因此我们对轮回盛事想都不要想,非但不想还要生起厌离之心,而且应生起非离开六道轮回不可之心。要生起厌离心就要思维生死中的过患,我们对轮回中的一切安乐,不管是哪一道的安乐,都不要生刹那的希望,不仅不生刹那的希望还要生

阅读全文
 

竺摩法师:由认识到信仰

2025/7/5 14:13:00  阅读:12  评论次数:0

由认识到信仰 竺摩法师 世界上任何宗教,都可做我们信仰的对象,但必先认清对象,然后信仰,方不迷信而有价值;我们信佛亦然,先信仰而后慢慢认识,固无不可,若先认识而后信仰,必更有意义。今先言认识佛陀: 一、 佛陀有大智解 : 佛义大觉,其体为智。在透视事物的时间上说,佛有三达智,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人事。在修养觉悟的过程上说,佛有三类智慧:即A、一切智,小乘罗汉,由断见思烦恼证真空理而得,亦名真谛智,近似哲学者所追求的智慧;B、道种智,大乘菩萨由断尘沙烦恼,获得了彻道俗世间一切事物差

阅读全文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

2025/7/5 2:12:00  阅读:18  评论次数:0

(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 第二,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即:(4-2) “业果不虚轮回苦,勤思消除后世贪” [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是帮助我们生出离心的另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我们除了对世间的安乐不要贪著,对三善道同样不要贪著,包括对人道也不要贪著。对人道不贪著不是说人身不可取,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对世间的贪著我们不能要,人身还是要的,因为有了人身才能修佛法。不要想:“管他的,下辈子我要生到天上去,那该多好!要是我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我就可以过了若干亿万年还存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业

阅读全文
 


 日志目录[查看此博主全部日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