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佛说阿弥陀经

一九九三年讲于美国 二十四

  日期:2011/7/22 12:34:22   阅读:    繁體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四集)  1993/6  美国加州迪安萨大学  档名:01-011-0024

  请掀开经本,还是三十七面,看「七菩提分」。五根、五力介绍过去了,接著第六个科目,三十七道品总共分為七科目,第六个科目叫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就是觉悟的意思;七是数字,一共有七个项目。这一段对我们修学来说也非常重要,它的作用是防止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一些障碍。我们看底下这段文: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偽,不谬取诸虚偽法,名择法觉分。」智慧从哪裡来的?诸位一定要晓得,前面五根最后一个是智慧,五力最后一个也是智慧,智慧就是从根、力裡面產生。由此可知,如果没有根、没有力,你就没有能力来区分一切法的真妄。说一个真妄,这裡面包括得很多,像邪正、是非、善恶、偏圆都在这个意思当中。必须有真实的智慧,他才能够观察、才能够简别,我们应该要修学哪一种法门。对於法固然要用智慧观察,对自己的根性同样也要用智慧观察,决定不是感情用事,人家学什麼我也跟著学什麼。人家学得有成就,我们跟的人未必有成就,原因就是这个法未必能契合自己的根性,这是必须要知道的。所以这个地方讲的智慧,他不用别的,特别用菩提这个字样,是非常有道理的,使我们不至於发生误会。

  「诸法」是一切法,这裡面不仅是包括出世间法,连世间法也包括在其中。三十七道品,前面三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我们好懂,也容易修学。这个地方就难懂,也难学了,原因在哪裡?就是我们没有真实的智慧,一切诸法真妄、邪正很不容易辨别。因此,往往我们选择法门就选错了。选错了,对於我们损失很大,至少我们的时间、精力都浪费了。如果觉悟得快,回头得快,那还算相当幸运;假如是执迷不悟,不知道回头,那这一生都空过了,一生都不会有成就。由此可知,这个关键实在是非常之大。

  没有智慧,如果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他也能成就。有善根的人他能信,有福德的人他肯修,所谓是一种老实忠厚人,这种人容易成就。特别是净宗这个法门,自古至今念佛往生的,一大半以上都是凭著善根福德而成就的。也就是说他心地真诚、恭敬,听到这个法门,虽然他没有深入去了解、去研究,但是他相信圣言量,相信佛菩萨不会骗人,相信这些祖师大德也不会骗人,教我念这句阿弥陀佛,我就老实念,老实就是成功的祕诀。说到知识分子,那就麻烦多了。知识分子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没有搞清楚他不能完全相信,也不可能认真的去修学。所以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餘会,对象实在讲都是知识分子,这是最难度的一群人。显示出佛的大慈大悲,不厌其烦详细来解释,帮助这些人破迷开悟,帮助这些人建立信心。择法的能力是来自两个根源,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善根福德。这是第一,择法。

  以智慧观察世间,了解世法的真相,我们在这个世间就不至於浪费太多的精力、太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因為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佛法裡常讲是造业,造业后面必定有果报。你造善业,在三善道轮迴,造恶业是三恶道轮迴,总而言之一句话,是造六道轮迴之业,这个错了,大错特错!佛教我们断恶修善,那个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是相对的,二边都离掉了,那就叫真善。诸位想想,二边都离掉,六道就没有了,这才能超越三界,所以它不是善恶的善。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楚的,要明白它。

  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要怎样做?确实在我们意识裡面有善的念头、有恶的念头,善恶念确实是相对的;而在实际生活当中,确实有好事、有坏事,善事、恶事也是相对的。我们断恶修善究竟从哪裡下手?理离不开事,事也离不开理,实际上下手还就是我们身心的造作。身心造作总落在二边,如何二边都离开?那就是佛法裡面讲的「三轮体空」,二边都离开了;换句话说,断恶修善都不可以执著,都不可以有这个意念,有意念就是你有执著了。可是我们最初的下手功夫,还是要从这些事相上、执著上做起。这就是先断三恶道,修三善道,再进一步,三善道也捨弃,纵然做一切善事,利益眾生、利益社会,自己心地清净,就像没有做一桩事情完全一样,心裡头不落印象。世间人做好事要居功、邀功,做了恶事要推卸责任,那罪过就更大了,这都是著相,落在二边裡面。佛教给我们是不落在善恶二边,这就是真善。所以世间好事我们要做,要尽心尽力去做,可是做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净心,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裡,放在心裡你的心就不清净。我们今天要修清净心,修一心不乱,我还做了多少多少好事,你不知道又起了多少念头、多少心,就不是一心。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你心裡头拉里拉杂的东西装得太多,这是错误的,那就不是真善。真正的善是本来无一物,善恶统统没有,统统都离开,这才是真善。

  学佛,对於一切法门,一切法门皆善,古德有比喻说,「如人食蜜,中边皆甜」。蜂蜜是甜的,装在一个盘子,当中那一点很甜,旁边也甜,味道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就是说明佛所说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是属於至善的,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圆成佛道。这是理上说,说得通,事上还有差别,差在哪裡?差在我们各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这个要知道。佛当年在世教化眾生,不像现在办学校,编一套教科书,按著教学的标準,一年级教什麼、二年级教什麼,把它排上课程,佛没有。而且佛讲经说法,学生不固定,就像我们现在这讲经,不是报名来参加的,正是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是这样一个情形。因此他没有课程标準,他也没有刻意去编教科书。每一次大会当中,实在讲也不是像我们现在有个经本在这裡讲,佛那个时候没有。佛所说的都是听眾当中有问题提出来,佛是随问随答,所以一切经裡都是问答的方式。我们这个经虽然没有人问,佛还常老叫著舍利弗、舍利弗的,叫著跟他说明,是这麼一种情形。当机的,当机就是契合他的根机的人,听了就得利益。得益浅深与他根机厚薄成正比例,根机厚的人得大利益,根机薄的人得小利益,都得益,是这麼一回事情。如果我们要是有幸,跟佛生在同一个时代,听说佛在哪个地方讲经说法,我们也可以参与。你参与这个法会,你有问题提出来,佛给你一说,你也就开悟,也就证果了。对症下药,那才叫真正契机。佛不在世了,后世的这些眾生与佛的缘就要差一等,因缘要差一等。

  佛法,由於后来学生们的集结,把它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流传到后世,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经典。这些经典只能提供我们做為一个修学的参考,我们接触之后,要认真、要冷静的想一想自己的根性,与佛所说的这个法门相不相应、契不契合;换句话说,佛这种教法对於我来讲,适不适合我?这叫选择法门。如果自己没有真实的智慧,不能选择,佛非常慈悲,早就替我们想到了。经上特别指出末法时期,《金刚经》上讲「五五百年」,五百年是一个阶段,五五百年是五个五百年,二千五百年。我们今天距离佛灭度,要照外国人的说法,是二千五百年以后了,说五五百年,正是说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佛对於这些眾生,教给我们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大集经》裡面讲三个时期,讲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禪定成就。禪宗是像法传到中国来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一千年,禪宗传到中国来。所以禪在中国特别兴旺,因為它正好是像法这一千年,都在中国,禪宗特别光辉。现在进入到末法时期,就是佛灭度两千年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就是净土成就。这是世尊在《大集经》裡面,等於说是给我们大眾授记,哪一个时代眾生的根性适合於修学哪一个法门,这為我们指出来。

  我们在《无量寿经》裡面更看到清楚,佛明白的告诉我们,将来佛法在这个世间灭尽,末法完了之后就没有佛法,就灭法了。一切经典都灭了,《无量寿经》还住世一百年;换句话说,它是最后灭的。《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是同部,同一部经,所以莲池大师说大本、小本,同一部经,一个说得详细,一个说得简略。它是属於一部,不是两部,内容完全相同,修行的方法也完全相同,果报也相同,所以它是属於同部。这个经最后灭,换句话就是它非常适合於末法时期,一直到法灭,这个经、这个法门都适合。只要你肯修,都是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所谓是「当生成就」的佛法。这是佛跟我们讲的,我们肯不肯相信,能不能接受?那就看我们自己的善根、福德了。

  《金刚经》上讲的五五百年,祖师大德根据经义為我们说了五种坚固,就是每五百年,说出这个时代的现象。第一个五百年是戒律坚固,第二是禪定坚固,第三个五百年是多闻坚固,说得也很对。在第三个五百年,从中国佛教的发展正是隋唐时候,隋唐我们佛法可以说是黄金时代,多闻坚固,大家都在佛法理论上去研究,著述很多。往后第四个五百年是塔庙坚固,真正在佛法上有修养的人少了,盖庙,庙塔盖得很庄严、盖得很多。第五个五百年,塔庙也没有了,叫斗争坚固。想想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确实在斗争。所以他这五个说法是讲我们社会的状况,我们今天生在第五个五百年以后,斗争坚固,如果不斗争,释迦牟尼佛的话说错了。可见得佛在三千年前对我们这个世间后来的状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不需要我们自己选择,他老人家已经指定好了。

  就像蕅益大师在前面玄义裡跟我们讲的,教我们要「随顺诸佛真实教诲」,这个诸佛就是阿弥陀佛。劝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是诸佛的真实教诲。不但是阿弥陀佛,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异口同音,在《弥陀经》裡六方佛讚,那就是证明。真的是一切诸佛真实的教诲,劝我们依这部经典、依这个法门修学,我们只要决定求生,更无疑惑,就成功了。蕅益大师这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我念了之后非常欢喜,他说得太好了!这就是真实的智慧,无比的气慨、魄力,因為这一随顺,他就一生成佛了,这是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要晓得世法的虚妄,决定不可以取,善恶都不能取。都不能取,為什麼我们还要尽心尽力修善?诸位要知道,我们如果要不修善,跟诸佛如来度眾生的本愿就相违背。佛心大慈大悲,我们也要有慈悲心帮助一切眾生;虽然帮助一切眾生,决定不著相,也就是说我们断恶修善都不求果报。我断恶我不求消灾,我也不求消业障;不求,业障自然就没有了,不必要去求。我今天断恶是為了消业障、是為了消灾,是有求在裡头,那就是善恶之善。我今天断恶,我没有求,我这个断恶不落在善恶之善裡面。我今天修善,我也不求财、我也不求富贵、我也不求长寿,我什麼都不求,这就是二边都离了。但是断恶修善我认真努力在做,从无间断,是一无所求,这就对了。在佛法裡面,决定随顺诸佛的教诲,专修念佛往生的法门,这就是真实智慧的选择。再看底下。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於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精进,精就是纯而不杂,进就是进步不退转,不退就是进。当然我们的精进一定是要在佛法上,求觉,一定是要在净念上,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是真精进。都摄六根,怎麼摄法?实在说,六根就像佛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六根门头」,是内外交通的一个管道。主要的是意识心,主要是意识,因為前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相宗经典裡面讲得很清楚,它的作用只是「了别」。就好像照相机一样,我们眼像照相镜头,打开之后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瞭,它没有分别。谁去分别?不分别就不造业。了别好,了别是觉。第六意识在裡头分别,分别善恶、分别好丑,这个事情麻烦,所以它起了作用。

  我们收摄六根,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意根。眼不是叫你不见,眼当然要见,见怎麼样?见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在一切法裡头不要分别、不要执著,你所见的境界是平等的境界,这叫真平等,这就是都摄六根。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乃至於意知法,意根是对法,真正在境界裡头去学,修就是修学,学什麼?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诸位要晓得,真正能够做到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你就得定,你的心就定了。外面六尘境界你也看得清楚、你也听得清楚,样样都清楚,那是慧。一切明瞭是慧,心是定的,外面样样清楚这是智慧,这叫定慧等学。

  高级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诸位看《华严经》上那些菩萨修行,你就知道了,完全在生活当中,事事无碍。看到许多菩萨在歌舞场中修行,他没有妨碍,他样样清楚、样样明瞭,你会,他也会。明瞭是慧,他的功夫就是不动心,不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诸位要晓得,这就是净念,不一定要念佛,这就是净念。心清净,一个念头没有,这是真正的净念;换句话说,永远住在定慧之中,这是净念。定慧是一不是二,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也可以说慧是定之体,定是慧之用。定慧等学,它是平等的,是一不是二。这就是净念。

  我们现在明白这个事情,事实上做不到。用什麼方法达到这个境界?净宗裡面教给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也就是说把我们的意识,分别的意识,分别、执著,统统去分别阿弥陀佛、去执著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都不要分别、都不要执著,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功夫用到纯熟了,纯熟之后阿弥陀佛就没有了,丢掉了,那就真的成了净念。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手段、是方法。我们要问,达到真正净念,真正净念是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念不生,试问问,他还念不念佛?他还念。我们怎麼知道他还念?我们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裡面看到的,他还念。為什麼还念?他念跟无念是一。我们今天有、无是两个,不是一个,他有念跟无念是一个,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诸位要晓得,念是他受用,念佛是教别人,无念是自己。所以他念佛,一天到晚都不停止,做一个榜样给别人看,佛都念佛、菩萨都念佛,那我们当然更要念佛,这就是大慈大悲度眾生,叫他受用。自己,自己真的到净念,一念不生,那是他的自受用。自他不二,所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不落有,无念不落空,空有二边他都不执著,佛法不得已称之為中道。由此可知,这句佛号实在不可思议,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用意就在此地。

  所以不管说多少法门,佛讲《华严》,最后念佛;佛说《法华》,最后也念佛;乃至於性相各宗,归根结柢统统念阿弥陀佛。在中国,禪宗那麼样的盛行,我们看《禪门日诵》,就是禪宗用的课诵本,他晚上也念《阿弥陀经》,念阿弥陀佛。这是祖师大德们真正明白了、真正透彻这个事实的真相,所以没有不念佛的。凡是学佛,不愿意念佛求生净土的,这是祖师说的话,他的佛法没通;换句话说,没有真正明瞭。如果真的通达明瞭,没有一个不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些都是事实。

  所以他才「精进修诸道法,善能觉了」。「善」,不是他去研究、不是他去思惟,不是。他是从修学功夫裡面悟出来的,那叫善,是自己亲身体验出来的,觉悟了。所以我们读经,每读一遍多少都有一点悟处,只要你恭恭敬敬的念。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个没用处,那个不会有悟处。心要清净、心要恭敬会有悟处,遍遍都有悟处;换句话说,你每天读经,每天都有悟处。这个悟处不要去记,那就是毛病,那就变成障碍。这段经文起先不懂,听讲也听不懂,这一下一念它意思出来了,赶紧把它记下来,这是错误的,不需要。根本不需要去记,忘掉随它忘掉,过两天它又有悟处,而且是愈悟愈深入,何必去记它?记它就打妄想,起了妄念,根本就用不著。这叫善能觉了,这叫善。

  不要去修那些无益的苦行,苦行裡面,对现在人实在讲太苦了他也受不了,他也不肯修,也不过就是装模作样而已。譬如说持午,实在讲在从前算不上是什麼苦行,但现在觉得,这个人下午都不吃饭,另外一个就是打坐,不倒单,这是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的。持午的意思是不过中,中是日中。有人错解了意思,持午是不过午,中国的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中午十一点鐘到一点鐘都是属於午时。在佛经裡面讲是不过中,每天日中,不能过日中。小乘戒特别重视这一条,所以南传小乘瞧不起大乘人,认為大乘人都破了戒,都不是真修行人,他们对於这个非常重视。如果真正做到是很麻烦,每天日中时间都不一样,都不相同,在从前用日晷来测量日中,现在也比较方便,但是现在要用天文日历。天文日历裡面记载得很清楚,每天日中的时间它是几分几秒,给你记载得很清楚,每天相差四秒。如果没有天文日历,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在十一点鐘以前吃饭,这是绝对不会超过的,十一点鐘吃饭这是最安全的,不会过中的。

  其实误解这个意思的人很多,总认為他持午是真正修行人,能够得到大眾的尊敬,这个人了不起,真修行人。可是他下午的时候,有的还吃一点水果,或者吃点其他东西,那就都错了。真正持午是从日中一食,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日中一食,一直要到第二天的早晨,可以喝一点流质的。流质,不可以有沉淀物,所以牛奶不能喝,牛奶会沉淀,果汁也不能喝,果汁也会沉淀。经裡面讲的,什麼东西可以吃?蜂蜜,蜜糖没有沉淀,所以糖水可以,没有沉淀。凡是有沉淀的都不能吃,何况水果,那已经是斋都破尽了。这个我们有没有必要?说实在话没有必要。因為经上讲往生的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没有说裡头有持午,不持午的人不能往生,没有说;也没有说一定要素食,吃肉的人不可以往生,这经上没有。如果吃肉不能往生,释迦牟尼佛一定早就给我们说明白,否则的话,我们不造成重大的障碍吗?所以这些我们实在没有必要。

  第二个讲不倒单,打坐。打坐干什麼?睡觉。你看坐没多久两头勾成一头,在那裡打瞌睡,再一下就打呼了。如果睡觉,诸位想想,从前李老师说了,李老师说得很好,坐著睡哪有躺著睡舒服?这叫自找苦吃,是不是?无益的苦行,这个要知道。但是大乘佛法实在讲是讚叹素食,提倡素食,素食是培养慈悲心,不是说吃素就有功德,你意思就会错了。而是不杀生这是功德,吃素是不杀生,间接的不杀生,意思在此地,是培养慈悲心的。何况现代这个时代,肉食带给我们许多的疾病,中国俗话说病从口入。蔬菜那就好得太多了。现在蔬菜裡面,在美国还比较好一点,台湾的蔬菜用农药用得太多,所以台湾的菜看起来非常漂亮,虫都不吃。有毒,虫不吃,人吃了还能受得了吗?李老师常讲,在台湾我们每天三餐服毒。美国虽然也用农药,但是量少,对人体没有妨碍。可是如果诸位到中国大陆去旅游,你吃大陆的青菜,你就觉得跟美国、跟台湾同样的青菜,味道不一样。為什麼?它那裡科技还不发达,还没有用农药,菜拿出来是不好看,虫吃得很多,是不好看,但是确实味道不一样。我到大陆旅游,最欢喜的就是那边的青菜,好吃,跟台湾四十年前市场上卖的菜一样。现在的菜,菜的味道没有了,这真可惜,只重视表面的好看,而不重视它的本质,疏忽掉了。

  所以凡是无益的苦行,没有必要,不必要修。即使持名念佛,蕅益大师也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也不在乎一天念多少佛号,而是在乎功夫之浅深。所谓功夫的浅深,就是我们念的时候相应不相应。什麼叫做相应?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信愿行,这一句佛号裡面圆满具足信愿行就相应。如果这个佛号裡面信愿行不足,你一天念得再多都不相应,这是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大家也很容易明白。这就是常勤心在真法中行,这叫「精进觉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法喜,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提过,这是要功夫,功夫愈深,欢喜心自然生出来。人在修学当中能有喜悦的心,他修学的精神就饱满了。法喜不但在佛法裡头有,世间正法裡头也有,孔夫子在《论语》裡头第一句,《论语》是学生们编的,不是他自己写的。学生们他们的见解能把这一句放在这部书的最前面,可见这句话非常重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就是法喜。这个欢喜不是由外面境界刺激而来的,不是,是从内心裡面生出来的,所以叫悦。我们中国喜跟悦还是两个意思,悦是内心发出来,喜是外面境界刺激过来的。但是在佛法裡面讲法喜,跟我们中国这个悦是一个意思,不是从外面来的。外面来的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外境,那是外面的境界,那是乐。悦就是佛法讲的法喜,是从内心裡面生的。

  这功夫深,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你以真诚恭敬心读经,每一遍有悟处,这个悟处就是法喜,就能生欢喜心。然后这个力量使你精进不懈、使你百读不厌,永远都不厌,那就是你遍遍都有悟处。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裡面,譬如学校的老师,教一年级国文的老师,每年都用这个课本,每一年都是那一份讲义,他那一份讲义可以用一辈子。為什麼?没有新的意思出来。所以就有疲厌,有疲倦、有厌倦。不像佛法、不像经典,不要说佛经,儒家的经典,就像《四书》,在从前小朋友七、八岁上学,老师就叫他念。念到七、八十岁鬍鬚都白了,他每天还摇头晃脑在念,念得还津津有味,那就是这个书裡头的意味无穷。你每年去读它,体会不一样,所以他才愿意去读,没有人督促他。学校有老师督促,这没有人督促,為什麼他那麼欢喜,為什麼天天在读诵?道理就在此地。他真的有领悟,真的能生欢喜心,古人常讲读书乐,那个乐就是因為他有法喜,他得到真正的快乐。不深入的人他尝不到,这是人生真正的享受,绝不是其他一切物质享受或者是精神享受能跟它相比的,可以说这是最高的享受。你如果能得到,你这一生非常幸运,也是你真正有福,这是真实的幸福。

  这一句裡面,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颠倒之法,颠倒也有层次。要以比较的方法来看,世间的正法,像中国儒家所选的这些经典,跟一般书籍来比,这些经论是正。世间法跟佛法来比,佛法是正,因為世间法的修学不能出三界。你要问他為什麼原因不能出三界?世间法修学的目标都不断烦恼,儒家讲求的是伏烦恼,没有断,它是伏,所以不能超越三界、不能超越轮迴。小乘法跟大乘法比,大乘法是正,小乘法就是邪,这就是颠倒,我们佛法裡面讲了义、不了义,就是这个意思。大乘佛法跟持名念佛相比,持名念佛则是纯正,超越一切大乘法门。这个我们在讲席裡面说过很多,不能不知道。唯有真正的明白,我们才会死心塌地,这一生当中就守这一部经,专修这个法门,那就决定不错了。我们修学其他的法门也都变成无益的苦行,我们将精力、时间浪费在那个地方,都变成没有意义、没有利益。所以一定要专,一定要精。莲池大师就说绝了,持名念佛是正行,持名念佛也是助行。净宗常说正助双修,他正助都是一句名号,这个真的是教我们专到了极处。这个法门得到实在是不容易,古德常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怎麼不欢喜?遇到了,认真的修学,你会愈学愈欢喜,愈学领悟得愈深,愈学,你对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心愈真切,随著你功夫去增进。继续再看底下。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偽,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除」跟底下的「捨」意思好像是相同,其实最简单的区别方法,除是除内裡面的,捨是捨外面境界的,这样就很容易辨别了。这是「诸见烦恼」,见是指我们一切错误的见解,烦恼是我们错误的思想。就是我们今天所谓对人、对事、对物想法、看法错了,这叫见思烦恼,一定要断除。它是六道轮迴的根本,它也是我们造业的渊源,人為什麼要造业?就是因為有这个东西他才会造业。这些东西排除掉,人就不造业,六道轮迴也就没有了,所以轮迴是它变现出来的。

  我们世间一般人重视正确的思想,所谓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这就是讲的思想跟见解。但是世间人所讲的正、邪,跟佛法讲的邪、正标準不一样。世间人实在说对於宇宙人生,无论是哲学、科学、宗教,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摸索、在探讨,事实真相没有见到。我们要问这究竟是什麼原因?原因在我们用的方法错误。世间人用什麼方法?用思惟、用思考、用研究,用这些方法;换句话说,用的是心意识,用意识,这是决定见不到真相。佛法為什麼见到真相?佛法用的方法,它不用意识,心、意、识都不用,於是真相大白。心意识都不用就是定慧,他用这个方法。所以,一个能见到真相,一个人是永远见不到真相,虽然他很想见真相,他见不到。佛法的标準跟世法的标準就不相同。佛教给我们,你能把这些东西捨掉,你心就清净,就得定,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自然就明瞭。

  我们今天烦恼在,见思烦恼在,只是从经典上听佛说的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是听说的,不是自己亲自见到的。佛法最殊胜之处、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佛不是叫我们相信他,佛是叫我们自己亲证。他说出来了,他把他的方法教给我们,我们用这个方法,看看我们所亲证的跟他讲的一样不一样?他见到了,我们定慧要得到,我们也见到了。所以昨天跟诸位说,一经通一切经通,為什麼会通?你也见到了。佛见到说出来的,你也见到了,你见的跟佛见的是一样的,那佛讲的你怎麼会不懂?佛所说的就是自己所说的,自己所见、所闻、所说就是诸佛如来所说的,没有两样。

  所以这个东西是障碍,障碍了我们本性本有的智慧德能。德能就是亲自见到宇宙人生真相,这个能力是被错误的思想、见解给障碍住了,这个东西必须要断除。这个东西断除之后,我们真正的善根就现前,前面讲的五根就真的现前。有这些障碍在,我们的信心没扎根,听听这个人这个说法,听听那个人那个说法,心裡就会动摇。為什麼会动摇?信没有根,你妄想、杂念还存在,对於一切言论没有能力判断、没有能力辨别,才会產生这些现象。所以一定要把烦恼除掉。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一九九三年讲于美国 二十三
下一篇:一九九三年讲于美国 二十五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