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文学创作

 郑群辉居士:居士处世之原则


   日期:2009/2/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家人学佛,要先学做人,为人处世,不免有随缘随俗。然则作为一名正信佛徒,既受三皈五戒,不能没有独立、高尚的人格。不然,表里不一,言行相乖,不能谓之正信。窃以为真、善、美三点,是一名在家弟子处世的首要准则、起码要求。何谓真、善、美?试述如下,并与各位共勉。

真——从面具后面走出来

在人际关系里,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面具。上班时对上司戴一副面具,对下属戴另一副面具;下班时归家后戴一副面具,与朋友相处时又戴另一副面具,打扑克玩麻将时戴的另一副面具……面具,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适应和防御措施,也许本身无所谓好坏,但生活中人大抵过分热衷和执着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成严重的自我异化,人的天性(佛性)和人格面具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和冲突,最终丧失自我,这样似是而非,似真还假的生活,不能真正认识自我,把握自我。

有些居士,在家念佛,到寺院做功课,其心殷殷然!然则一走入世俗,就不自觉地把自己包装、修饰起来,其表俨俨然。但接触实际,则十足世俗,随波逐流,看风使舵,甚至四面讨好,八方玲珑,抛却自家本来面目,不免造成人格分裂。人格既然不成,佛道何成?

走出面具,诚以律己,诚以待人及能做到“真”。所谓诚以律己,即能做到敢于正视自我,承认自我;(心中有鬼,岂敢正视自我?)诚以待人,即能做到对别人少一点防御,多一点接受。倾听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心声,也倾听别人的真实体验和心声,达到真诚的内心交流。也只有真诚的相处与交流,才能真正把握我心与他心的同一无碍,才能得到自在自由。也就是说,拿出你对待亲人对待朋友的坦诚真挚态度对待一切人。当你能这样做时,他会感到生活是轻松、坦荡、美丽的。

善——把你当作我

所谓把你当作我,就是把我代入他人。常常设身处地,减少人我对立,做到宽容、良善。这可分成两方面讲,从消极面讲,对待别人的弱点,缺点,不是心怀不满,严加呵责,而是意识到自己也常常犯过;别人的缺点、错误,也正是自己常有的缺点、错误,既然如此,我何以有理由指责别人?如此想时,理应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引以为戒,发心决不再犯。而对别人,则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从积极面讲,对待别人的优点、成绩,不应心怀妒忌,极力抹煞。而应把别人的优点、成绩当作自己的优点、成绩,为之欢喜赞叹。如此想时,见贤思齐,自己多作努力。

善者,爱也。那是关心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为他着想,为他感到高兴。这爱不是私爱,小爱,而是博爱、大爱。落实到人际关系上,即是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恨人即是恨己,爱人即是爱己。譬如登高呐喊,“我恨你——”回音也是“我恨你”;反之,“我爱你——”回音亦然。所以,付出良善,最终受用还归自己。

美——把我当作他

把我当作他人,意在破除我执,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做到这一点,这种心灵是愉悦的,安祥的,美好的。它的中心做法是,同一切功利、是非保持距离,不执一切,欣赏一切。在逆境中不失意,不忿忿不平,不愤世妒俗。在顺境中不得意,不欢喜,不为别人称赞、颂扬所动,终日行云流水,任运腾腾,时时保持生命的安祥原态。

把自己当他人看待,才能正确看待他人,良好地同他人相处,得到美的感受。正确看待他人,就正如欣赏落日的景色一样。我们能够欣赏落日,就在于我们不控制它,不强求它。观赏对我们不会说:“左边角上的橙色该淡些,右边角上的红色可浓些,底下的云彩可惜太黑了!”我们都会任它所具有的形态去接受它,欣赏它。看待他人亦然。对自己,这样的体验有利身心安祥,对别人,则会令人感到舒适愉悦,美自在其中矣。

其实真善美三方面,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只有做到真诚,才能做到良善和心灵美好;只有做到良善,才能使真诚和心灵美好得到具体落实;只有得到美好的心态,才有自己真诚的受用,故而三者缺一不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郑群辉       处世)(五明学佛网:郑群辉       处世)  

 悟妙法师:静默无言 处世泰然 

 济群法师:处世间,如虚空 

 宽运法师: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 

 星云大师:处世态度 

 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福报自然多多 

 唐代寒山和拾得,为人处世的法宝 

 心存敬畏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为人处世大全了 

 佛教居士仍是俗人,处世第一要务还是建设和乐家庭 

 为人处世的法宝 

 净土法门法师:现前的处世之道 

 嘎玛仁波切:身处世间积德行善的机会很少,造业作恶的机会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