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懒散与精进


   日期:2011/11/28 15: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懒散与精进 

    作者:吴姿蓉

  一提到精进,一般人很快会想到疲累与紧张,因为精进很容易让人觉得是自我要求太高而把自己逼得透不过气来,事实上并非这样。

  佛教认为精进本身不会带给人疲惫,真正造成疲倦的原因是来自本身的贪、嗔、痴,以及长久以来累积的懒散习气。

  例如,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肩膀的僵硬,姿势的不当,往往会引起肌肉、关节的紧张,紧张则加速疲倦的形成;因为某些事得意忘形而过度亢奋,或熬夜用功,也会造成疲倦。此外一些挥之不去的念头(欲念)干扰,也可能导致想专心又专心不得,想放下不读又放心不下的两难困境,于是视而不见(只读其字而不明整句大意)的情况频频出现,乃至一再重复相同的段落,硬逼自己专心,结果却适得其反,变得更加疲倦;再者,因为对某人某事不满(嗔心),情绪随之波动起伏,也会加速疲劳;还有本身习性懒散,喜欢一拖再拖,生活缺乏计划,久而久之,生命不见朝气与活力,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于是大增。

  归结起来。疲累大部分的原因,除了生理上(感冒、生病或过度操劳)的影响之外,通常都由情绪起伏、生活不节制及欲念缠绕所造成,要解决懒散,减少疲累,提早发现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所谓提早发现问题就是要随时随地觉察身体上皮肤、肌肉、关节……等等的松紧变化,觉察眼眶、鼻腔、口腔的湿燥变化,觉察各部位体温的高低变化,觉察呼吸脉搏的快慢变化,觉察感受上舒服、不舒服的起伏形态,觉察念头上散乱、昏沉的出现频率,以及动机上与实用、效率、慈悲不相应的起心动念。接着要观照:生理紧张、感受起伏、念头生灭、取舍冲突的持续时间,观照它们怎样变化与消失。不断观照可以减轻紧张、混乱的程度,并可以提醒自己更及早的觉察、防患未然。

  习气上的懒散,有赖于目标的坚定不移和意志力的突破。给自己设立长期、中期与短期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模糊,就容易流于敷衍与无聊。此外,还要进一步时常提醒自己实践目标的决心,把原有懒散的习气,用精进努力的习惯来取代。懒散是一种长期累积下来的习气,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很不适应,当好习惯建立以后,也许,我们会对懒散消失得这么快,感到意外的惊喜;同时,我们也会为自己有能力培养好习惯而增加一分自信。

          摘自《正法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懒散       精进)(五明学佛网:懒散       精进)  

 觉明法师:觉明上人1999年精进念佛弘法大会开示简录 

 觉明法师:精进修持班所设教学内容 

 陈士东居士:正精进释论 

 其它法师:一门深入 勇猛精进(海山老和尚) 

 黄国达居士:扭转惰性 精进修行 

 大安法师:怎么精进念佛,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 

 宽运法师:八关斋戒精进佛七开示 

 宽运法师:西方寺八关斋戒暨精进弥陀佛七法会(宽运法师早斋 

 宽运法师:无我故莫贪 无常故精进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七讲 正宗分——常行精进觉 

 雪漠:不要执著,但要精进 

 卢志丹居士:自强不息勤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