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动物园:人类道德的一面镜子 |
||
|
||
说明牌换了
1995年秋天,北京动物园终于开始更换挂了许多年的动物介绍标牌了。这不仅仅是以金属牌代替旧磁牌子,而且表明人们对待动物的观念在改变。 以往,我们动物园里的介绍标牌经常是恶劣的误导。在许多动物的标牌上写着的文字,好像人天然地有权利吃、用野生动物。比如在那些教育了几代人的牌子上写着这样的字句:“水鹿……肉可食,皮可以制革,鹿茸亦可入药,但不如梅花鹿珍贵”;“鸵鸟……肉和卵是美味的食品,皮可制革,鸵毛可以……” 这样的解说词使人想到的首先不是欣赏和亲近这些大自然的造物,而是怎样利用或食用它们。 我们中国人有哪种动物不吃呢?据报载,几年前,北京动物园的一对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雉鸡,就被一名临时饲养员盗走煮着吃了。而两年前,沈阳动物园里的一只小东北虎意被人野蛮地杀死,企图卖为药品,能说这样的解说没有效果吗? 我注意到,几乎所有应该有角的梅花鹿和水鹿都是没有角的,只有被割断的短短的几厘米“痕迹”而已。我遇到一位动物园的师傅,请教他为什么这样对待鹿们。他说,一是怕鹿之间争斗会受伤,二是怕鹿角会伤到游人。这两条理由看起来并不充分。动物园应该加强管理,而不是以伤害动物的办法来“保护”动物。动物园里的麋鹿马鹿等也会争斗,可是没人割它们的角,也许因为它们的角没有那么高的“价值”? 黑熊住在熊园的一个角落里,好像关禁闭一样被关在几十平米的水泥墙内。那里没有一棵树、一棵草,也没有任何遮阳的地方。中午时分,毒热的太阳光直射下来,不难想象水泥地面有多热,黑熊根本无处可躲。 两只黑熊难受地沿着墙半躺着,张着嘴呼吸,令人不忍卒睹。动物园为什么不能从动物的角度想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使动物过得舒服一点呢?要知道动物已经被迫离开了适合它生活的原生地。 大批的黑熊、灰狼在冬季结冰时节逃离世代生存的栖息地——东北山林,到西伯利亚去。可以想象什么样的残酷猎捕和利用使得动物们如此仓皇逃遁。 当然,我可以理解,动物园的经费也许不很多,并且在某些方面也尽了努力。只是,有限的经费能不能尽量用在动物身上呢? 出北门时,看到北京市园林局正在动物园内大兴土木,盖一栋办公大楼,我感到特别不安。不久,将有大批的人到动物园来办公,而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将没有多少改善的余地了。不是没看见牌子,而是心灵很久以来就不喜欢到动物园去,怕看到动物可怜的样子。 在动物园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围着动物看,总有人向着动物大声怪叫,动物多半无地劝于衷,我却不能无动于衷,因为在这些喝叫声中听不出友善。那些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到“禁止恫吓动物”的牌子,也许是心灵达不到。 后来,我了解到,其实还有甚者。南京市玄武湖动物园,竟有将一只东北虎的尖齿锯掉,然后供游人骑着它照相的残忍之事! 动物园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如果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善待动物的道德观念,那怎么能指望人们能够更好地对待动物园里的动物甚或身边的动物呢?探究起来,许多事情并不是人们不愿做、没有能力或没有金钱做(因为有些事情并不要花费很多),而是根本想不到!因为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限制了人们为动物着想。这在我们的动物园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雪豹是何等矫健、何等漂亮的动物,但是它被关在十几平米的水泥地面的铁栅栏里,生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萎靡不振的雪豹、朝鲜豹、黑豹了。耐不住游人拔毛的威胁,美丽的绿孔雀被送回十米左右的水泥地面的铁笼子里,只好慢慢地踱步。 游人围着铁栅栏热情地大声喊叫、拍红了巴掌,希望它开屏一展妖美姿容。而孔雀还不会“媚俗”,死活不肯开屏。十米见方的铁笼子,正中间还架一根木棒,哪里有它展屏的空间?它又哪里来开屏的兴致?水泥地面的铁笼子不适合动物生存,是一种对动物有害的饲养方式。没有树木草地,不能亲近土地,这都使野生动物处于非常难受的境地。世界上的监养式动物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弊害。 不久前,英国著名的女演员、动物保护者维吉妮娅女士来北京参加“自然之友”举办的地球日的活动,应邀做了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讲演,其中对动物园的动物生存状况也深表忧虑。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动物的仁爱思想,尤其是佛教,它把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看做有灵魂之物,从而使人与其他大自然的造物处于平等地位。可惜,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有益资源在现代社会里受到极大破坏,我们今天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动物生命的极大漠视,一部分原因正在于此。 “善待自然”是今天环境伦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对待动物的方式上,它要求人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伤害、虐待动物。观念所及,日常生活里人们善待动物的行为也就随处可见了。一次,电视里介绍爱尔兰风情,一瞥之间,都柏林马路上的马车就吸引了我:在夏日灼热的阳光里,每匹马的头顶上都撑着一把小小的遮阳伞。记得还看过一幅照片:马路上,长长的车队停在那里,为的是等候一只受伤的小鸟慢慢地跳过马路。这样的事情总能让人长久地感动,因为那是人类爱心的体现,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这就是记者笔下的英雄!先不要说野生黑熊已经是国家保护的动物,吃熊掌已是违法,单是人们对动物母子所遭受的伤痛的冷漠和蔑视,就让人心痛。 “我们现在而对这个事实——明天已经在今天出现,确有‘太迟’这回事。在无数文明的白骨上刻有这样可悲的字:‘太迟了’。如果我们不动手,肯定会被扯进时间的黑暗走廊里,那个黑廊是为拥有权势而无同情心、拥有大能而无道德、拥有力量而无眼光的人而设的地方。” 小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