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博士: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日期:2012/3/23 19: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之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钟茂森博士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我们劝谏父母亲,我们自己要知道,人能改过这不是件容易事,一劝他就能改,那都不是普通人,那是圣贤人。他即使“谏不入”,他不能够听从你的劝谏,不能够改过,不能够改变他的那种执着,你得有耐心,等待。等到他喜悦的时候,重新欢喜了,你这个时候再重新去劝谏他们,去诱导他们,总之是让他们在欢喜心当中接受你的劝告。当然有时候如果真的事情紧急起来,这个事情是关系重大,你劝谏没有时间,不可能等待,那怎么办?“号泣随,挞无怨”,看到父母真正不听劝谏的时候,就是痛哭流涕去力谏父母,力图让父母感动。

  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他在年轻的时候跟他父亲一起去打天下。有一次在打仗的时候,父亲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他知道这么做很可能引起全军覆没,所以力谏父亲。父亲不听,你小小年纪你懂个什么?不听他的劝告。唐太宗李世民,当时还没做到皇帝,李世民就在帐篷外面,军帐外面整夜的哭泣,哭得很大声,哭声很凄厉、很感人。这时候他父亲听到儿子在外面这么样的哭泣,心里就重新安定下来,重新做作战的思考,最后就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不至于全军覆没。这是什么?用自己的行动,真诚的行动来感动父母,所以这个号泣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当我们劝导人家,父母也好,或者同事也好,不管劝谁,你不能够感动人的时候,他不听你的,那是什么原因?自己真诚心不够。诚没有到,感动就没有到,一定要诚心做到圆满才能感动人。你看处处应该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了。

  “挞无怨”,就是指父母他不听我们的劝告,甚至因为恼羞成怒要打我们,即使打我们,心里都不能对父母有丝毫怨恨之心。为什么不能有怨恨之心?你想想你劝谏父母是为了什么?我是为父母好。你既然为父母好,你不是为自己,你怎么可以怨恨?你如果是怨恨,你是因为自己一定心里有所图,心不够真诚,遇到这些挫折,你就起这些烦恼。所以挞无怨,你可以用你的悲伤感动父母,决定心里不能起怨恨心。父母打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起怨恨心,那父母骂我们或者是有时候批评我们两句,更不能起怨恨心。你看现在很多小孩,父母稍微给他严厉一点,批评他两句,他甚至都离家出走了,心里怨恨,这就真是不孝。

 

恭摘自 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52-197-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怎么补救?最好是在无线电广播电台 

 大安法师:《弟子规》与往生之间的关系 

 这个孩子说: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孝顺父母 

 净土法门法师:学习《弟子规》与往生西方有什么关系?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七(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六(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五(专刊)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二十四(专刊)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