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日期:2012/4/25 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是一个成佛的过程。康有为讲过:佛陀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超超人,是完成人格的第一人。所以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如何把人做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拿儒家来讲,就是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拿佛家来讲,就是三皈五戒,相信因果;这样做起码就完成人格,就具有道德。

太虚大师讲的人生佛教有四个阶段,第一个人生改善,第二个后世增胜,第三个生死解脱,第四个法界圆明。这四个阶段是一个成佛的阶梯,也是人生佛教的基本理论。首先在人生方面建立道德,就可完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再学菩萨,以大悲心救度众生,救度苦厄,这样就把从做人到与做菩萨成佛联系起来了,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就是人乘趣向佛乘的基本过程。

人生佛教讲做人,其实就是一个“德”字,真正要实现和谐,没有“德”,没有菩萨的悲心,怎么样能够实现和谐呢?这是个根本问题。所以人间佛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是个重要论点,有理论根据、有事实依据。如果没有德,世界上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斗争,哪能实现和谐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间佛教       惟贤长老)(五明学佛网:人间佛教       惟贤长老)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吕有祥教授:佛教使命与人间佛教的杰出践行者——真禅大师圆 

 华方田教授: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简论慈航法师的三大理 

 仁焕法师:走人间佛教之路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仁焕法师:走人间佛教之路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精神 

 仁焕法师:坚持走人间佛教之路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