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三界—忍、持、悟


   日期:2012/6/19 18: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三界——忍、持、悟

 

 

忍界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忍有时是怯懦的表现,有时则完全是刚强的外衣。
    忍有时是环境和机遇对人性的社会要求,有时则是心灵深处对人性魔邪的一种自律。
    学会忍,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谋生课程。懂得忍,游走人生方容易得心应手。当忍处,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不当忍处,拍案而起,奔走呼号,刚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气。
    懂得忍,才会知道何为不忍。只知道不忍的人,就象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挥舞得筋疲力尽,却不知道大多数的挥舞动作,只是在不断地浪费自己的体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明忍,始易明不忍。是故忍界其实也是不忍之界。
    持界
    人只有两只手,能抓多少东西?
    抓住一样东西,就意味着放弃了更多的东西。放弃和失去,其实始终是人生的大局。不要以为得到了什么,其实人时时刻刻都是在失去,失去时间,失去生命,失去更多的财富,失去更多的机会。
    不要抓得太紧。抓得越紧,丢失的会越多。
    持到手的,莫要沾沾自喜。未持到手的,也莫要灰心丧气。生命的旅程太短,世间的精彩太多,持有什么,不持有什么,都不是人生过程的关键,关键是选择。选择,是人生过程中最精彩也最具有诱惑的课题。而持有,只是选择之后的一种随机或必然的结果。当选择的命题被完成之后,所选择事物的结果于个体的生命来说,虽然影响可能很大,但已不是生命的个体所能完全左右的了,所以也就无足轻重了。毕竟,那已经脱离了生命个体的愿望轨道,而进入了事物发展规律的轨道。
    人生关键的课题是选择,但人生最难的却是人要不停地选择。有时候刚完成一个选择,又得进行另一个选择。有时在开头选择对了,在第二步却可能选择错。有时一直都做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到最后一个选择前却走到了另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上。
    人情是故,持界不是讲持有什么,而是讲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我们应该明确我们不需要什么。毕竟我们心的欲望太大,而我们的手太少。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更好地持有。放弃才是人生的大学问。持界其实更是一种弃界。
    悟界
    人的悟性,是一种神奇的事物。不同的悟性,同样的环境,同一个事件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心鹜神游,不可预知,奇妙无比。眼睛,心灵,表现,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悟的过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见悟是一直到生命结束都在不断进行的。
    悟界不是指教别人的做秀和个人英雄的自我表现,而是不断完善自我心智的内修。悟界更是一种自省和自律。悟界更多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但是首先要通过改造自我或者主观世界,然后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是故悟界不单纯是一种心智的活动,更是一种言行的活动。悟界也是一种做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生       境界)(五明学佛网:人生       境界)  

 仁焕法师:人生的健康和财富 

 仁焕法师:人生修养对家庭的影响 

 杨笑天教授:《赵朴初遗偈》的佛教境界——纪念赵朴初逝世5 

 觉明法师:觉明禅师与当代青少年对话 人生篇 

 华方田教授: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人生 

 仁焕法师:以善根福德圆满人生 

 圣旭法师:人生如梦 

 韩焕忠博士:佛教的人生观 

 仁焕法师:保障人生的方案 

 刘元春教授: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阿弥陀经>宗 

 仁焕法师:人生的本分(二) 

 仁焕法师:人生的本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