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生子不教也是“无后”


   日期:2012/6/27 1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深圳商报社 记者:夏和顺

 

    6月10日,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余莉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报告。刘余莉认为,孔子思想值得认真学习,因为西方哲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能够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刘余莉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成两个字——道德,道简单说就是自然而然的规律,中国人有一句话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所以学了道之后可以帮我们趋吉避凶,过上幸福生活。孟子把社会人伦大道概括为五个方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谓夫妇有别,刘余莉解释,不是身份和地位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古人讲男主外女主内,那是在传统农业社会,男子主要承担创造经济收入的职责,家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教育儿女,这主要是由女子承担。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是无后?刘余莉说,没有儿子是无后,即使生了七八个儿女,但都是败家子、啃老族、做祸国殃民的事,这也是“无后”。所以教育儿女非常重要,不能把这种重要职责推给自己的父母,也不能把子女交给保姆来教育。  

  做丈夫的承担着经济收入的职责,在外面见到很多事,遇到很多人,但不能够见异思迁,寻花问柳,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妻子承担教育儿子的职责,要有德行,这样言传身教才能把儿女教导好,这就是夫义妇德。  

  刘余莉说,五伦关系在婚礼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比如结婚之前三天双方都彻夜不熄灯;比如迎娶新娘的当天新郎要祭祀祖先;喝交杯酒又叫合卺,表示两个分开的葫芦又合在一起了,表示夫妻从此同甘共苦。刘余莉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比如传统婚礼的每一步都是教育,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传统而去学习西方的婚礼仪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子女)(五明学佛网:教育       子女)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与僧伽教育 

 仁焕法师:家庭教育从小孩抓起 

 仁焕法师:家庭教育重在家庭定位 

 仁焕法师:家庭教育很重要 

 宋立道教授:关于佛教僧伽教育 

 仁焕法师:儒家的教育与佛家的教育 

 仁焕法师:寺庙是心灵教育的学校 

 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 

 仁焕法师:要重视心灵的教育与修养 

 华方田教授: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 

 韩焕忠博士:佛教教育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