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永远得不到的心


   日期:2012/10/19 22: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怀瑾大士:永远得不到的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前面这一节的结论,是佛自己提出来心的问题,由眼见到心。他的结论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这个现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觉、知觉,都是如此。可是一切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拚命想在一个不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在座许多学佛的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你要想打坐把心定住,那还是犯这个错误。

  当你盘腿上坐的时候,想定住的那一个心,跟著你的腿一盘已经跑掉了,那里可以保留啊!说我这一坐坐得很清净,唉呀!下坐就没有了!告诉你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嘛!谁要你保持清净?清净也不可得嘛!烦恼也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那怎么得啊?不可得的当中就是这么得,就是那么平实。

  有一般人解释金刚经,说般若是讲空,因此不可得,就把它看得很悲观。空,因为不可得,所以不是空,它非空,它不断的来呀!所以佛说世界上一切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都不实在。但是有为法,体是无为,用是有为。所以我们想在有为法中,求无为之道,是背道而驰;因此一切修持都是无用。并不是把有为法切断了以后,才能证道;有为法,本来都在无为中,所以无为之道,就在有为现象中观察,观察清楚才能见道。

  有为法生生不已,所以有为不可限,生灭不可灭。如果认为把生灭心断灭了就可以证道,那都是邪见,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是金刚经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这一点搞不清楚,往往把整个的佛法变成邪见,变成了断见的空,就与唯物哲学的思想一样,把空当成了没有,那可不是佛法!

  佛讲过去心不可得,并没有说过去心没有了,佛没有这样讲吧?对不对?佛说过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种方法上的推断,他并没有说过去心不「能」得,现在心不能得,未来心不能得。这一字之差,差得很远,可是我们后世研究佛学,把不可得观念认为是不能得,真是大错而特错。所以啊,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这个现象界里,去求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的道心,因为现象三心都在变化。

  高明的法师们、大师们,接引众生往往用三心切断的方法,使你了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过去心去掉,把没有来的未来心挡住,就在现在心,当下即是。当下即是又是一个什么?可不是空啊!也不是有!你要认清楚才行;要先认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第十八品是一体同观,同观是什么?同观是见道之见,明心见性之见。所谓了不可得,可也不是空啊!也非有,即空即有之间,就是那么一个真现量,当你有的时候就是有,空的时候就是空,非常平实。你在感情上悲哀的时候就是悲哀,悲哀过了也是空,空了就是说这个现象不可得,并不是没有,是悲哀过去了,后面一定来个欢喜。欢喜的时候也是不可得,也会过去,也是空。空不是没有,空是一个方便的说法,一个名辞而已。不要把「空」当作佛法的究竟,这样就落到悲观,那不但证不到小乘之果──空,那还是个邪见,也就是边见。所以见、思惑不清楚,是不能证果的,也不能成道的。学佛法就有这样的严谨,一定要注意。

  现在有许多著作,我认为危险极了,那些佛法的著作,比杀人的毒药还厉害,是有毒的思想,希望诸位要用真正的佛法眼光甄选,用智慧来辨别,不要走入邪见和错误的思想。

  《金刚经说什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  

 仁焕法师:浅谈明心见性 

 沈海燕教授:观心 

 沈海燕教授:论一心包容宇宙万法 

 仁焕法师:改良生命从心开始 

 仁焕法师:信心和勇气的重要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不要心外求法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 

 仁焕法师:寺庙是心灵教育的学校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觉明法师:《准提咒念诵仪轨•大悲心咒持诵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