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时少读一点,细嚼品尝读出味道来


   日期:2012/12/25 2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时少读一点,细嚼品尝读出味道来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60集 2012年12月9日讲于香港

有这么多人真正做到了,大家看到欢喜:我也想学他。把众生学佛的念头引发出来了,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你要晓得什么是佛教,你到寺庙里面去看看出家人,你就知道什么是佛教。

但是今天的寺院不遵守佛的教诲,你看到出家人,你不相信佛教。我们年轻时就是有了这个毛病,到寺院里看到出家人,他们的工作是为死人服务,念经、超度、搞法会,搞这个东西。那让我们年轻人看到,这是搞迷信,自然生起排斥,不愿意接触,不愿意进寺庙。

我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如果不是跟他,我这一生跟佛就没有缘。佛教是方老师介绍的,这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绝对不是迷信。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当时我有疑问,我说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哪里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年轻,你不懂。他老老实实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从来没听说过,从来没有人讲过这个话,这话是真的吗?我对老师有信心。如果对老师没信心,这门进不来。我跟他老人家学哲学,课不是在学校上的,是在他家里上的,学生就我一个,一分钱学费也没交。他不会骗我,他为我上这个课是道义。这样一个人要请他来做家教,那一个月要给多少钱给他?我们也不敢,也没这个能力,完全是他主动的。我们原来的意思,是想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他不让我到学校去,每个星期两个小时到他家里上课,他不会骗我,告诉我佛教经典哲学今天不在寺庙,我说在哪里?在经典里面。这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要没有这句话,我到寺庙向和尚们请教,他说不出来,我就会认为方老师说话假的,不是真的。他话说在先了。那为什么呢?现在出家人不学经教,所以你问他,他不懂,他会念经,他不晓得意思。所以你要学佛经哲学,一定要从经典下手。这是他指导我学习的方法,从那里入门。这缘殊胜!

老师把佛经哲学这个单元刚讲完,我就有机会认识章嘉大师,这是专门学佛的。我就开始到寺庙里找经典,方老师告诉我要看哪些书,这些书市面上买不到,都在《大藏经》里头,有很多重要的要抄。学习的时候,没有人指导,很苦,就认识了章嘉大师。他非常慈悲,像方先生一样,每个星期给我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他忙的时候一个小时,不忙的时候两个小时。我读的经论有问题,就向他请教。所以我学佛的根,章嘉大师奠定的。这样的善知识可遇不可求,缘分!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一门学问。

中国古人这些典籍是教人成圣、成贤;佛教这些典籍是教人成佛、成菩萨的,它不是教你别的,所以这真正叫圣贤教育。圣贤教育与名闻利养不相干,这个一定要知道。孔子在世,没有社会地位,他做官只做了三个月,就下台了,鲁司寇。鲁国就是现在的一个城市,那个时候的国君就是现在的县市长。司寇是干什么的?警察局长。孔子做过三个月警察局长。大概是把少正卯杀掉了,所以他三个月就下台了。为什么杀少正卯?少正卯邪知邪见,能言善道,辩才无碍,大概孔子也辩不过他。但是是邪知邪见,他会把人引到坏道,把人教坏了,这罪名把他杀掉了。今天言论自由,那他就没问题了。他带给社会负面的影响,所以孔子把他杀掉了。孔子一生没做过官,平民,这圣人!孔子没有财富,在现在讲,他属于清寒之家。一生教几个学生,喜欢教学生。学生家里家境好的,送一点供养给老师;家境不好的,孔子收的供养多,分给家境不好的学生,大家分享,过这种日子。

所以这个名利要放得下,放不下是障碍。度化众生是缘分,不能攀缘,随缘不攀缘;也不去制造机会,缘分就是机会,也无需要制造机会,那还是攀缘。真的若无其事,你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清净心、定心生智慧。有缘人来找你、来拜访你,可以接见,可以教他。真正到自己有一点小成就了,会有这些访问的人,他自然给你在外面介绍,这样你就小有名气了。心里头有没有?不能有。小有名气,自己就欢喜了,觉得自己以为不错了,傲慢心生起来了,你已经离开戒定慧了,接近贪嗔痴了,这个时候要不严加防止,就毁掉了。所以修道的人很多,真正成功的人很少,为什么呢?都是中途经不起名闻利养的诱惑,远离正道了。所以今天我们亲眼看见,许多人年轻时候不错,有志气、有抱负、有正知正见,可是,一踏入社会不久,就被染污了。这个现象是正常现象,你读佛经就了解。为什么?每一个人在六道轮回里头,无量劫的熏习,熏习的烦恼习气多、伦理道德少。所以伦理道德分量少,烦恼习气多,决定敌不过外面诱惑,自然趋向。所以这是非常正常现象,

尤其是现代,古人还有不为名利诱惑,把生死置之于度外,有,历史上有记载,少数人,绝大多数人经不起诱惑。那么现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丢掉两百年了,不受外面诱惑的,我们相信他是佛菩萨再来、是圣贤再来,他不是凡人。他如果不是圣贤再来,被诱惑的是正常现象。我们如何能把自己保住,这就不得了了;帮助别人,佛都做不到,我们哪有这种能力。佛菩萨只能教导我们,路是自己走的,与佛菩萨不相干,佛菩萨指的是圣道、是正道。我们自己贪一点小的名望,贪一点小的利的时候,就走到邪道。邪道会越陷越深,深到极处,自己也知道是罪业,自己也知道是堕落,不在乎了,反正有一天享受一天,明天还没到,管他干什么,就堕落了。堕落之后的苦,后悔来不及了。那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太多太多了。我们能够保守的,六十年没有被外头诱惑,靠什么?靠经教!认真读经。读经份量不要太多,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宁愿少读一点,细嚼品尝,读出味道来。有时候一句经文,我差不多用三分钟到五分钟,这里头有味道。一个小时,这本子读一两页,进度很慢,它真有味道。读书不在多,就在品尝它的义理、它的滋味,这个里头就得法喜。介绍的时候,一句经文可以引伸很多很多的理跟事,讲几个钟点都讲不完。入得越深越好,越广越好,“广”是一句经文里头有很广泛的义理在里头。然后你对经典你才喜欢,你才真正爱它。字字句句含无量义,遍遍不一样,读不厌,天天读,永远读不厌,味道尝到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读经       读出味道)(五明学佛网:读经       读出味道)  

 温金柯博士:读经随笔四则 

 读经怕造业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听经、看经都是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要读到什么程度 

 净土法门法师:佛号伏不住烦恼,要读经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的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读经,真正的作用是让你把妄想念掉 

 读经,念佛,是最殊胜的消业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为何读经功夫不得力?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要改变心理、习气,才能感得这些天神、地 

 净土法门法师:读经书能不能开智慧? 

 净土法门法师:临命终人若神识惛昧,当须为其设大供养、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