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成见障碍发智慧


   日期:2013/1/22 23: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修行慢慢去成见》,知道了不管是从修行的过程还是从修行的目的来说,都是要去掉我们的成见。因为成见使得我们修行难以持续下去,因为成见使得我们坐不住,因为成见使得我们不能……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成见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主要大敌。

从结果来说,因为成见使得我们接受不了新的知识,因为我们的成见我们的智慧激发不出来,因为成见我们烦恼不断,因为成见我们堕落在地狱而不自知,因为成见我们……所以成见是障碍我们智慧开发的一个大敌,是我们修行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成见深刻,使得我们的智慧被局限或者说是固话,甚至是埋没。从而使得我们的知识陈旧、观念僵化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人们的智慧、灵感、个性、创造力等等的需求。这样一来,人们如果想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新的教育方式或者叫训练机会。

目前的教育方式就是从新生代的人身上下手,通过开放他们的个性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智慧显现。这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入世未深,受到社会上的固有成见影响不大。所以,有希望从改变教育他们的手段来激发他们的智慧,从而推动出现新的知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禅修作为佛教的一个教育手段,就是从去除我们的成见下手。要去除掉我们一切的是非等二元对立的观念,正好能够满足激发智慧的这些需求。比如,佛教中祖师说的“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或者说“从门入者非宝”;甚至说“看书只图遮眼”等等。

一切要从你的自心流出,不要被旧的知识或者叫成见所限制,或者叫污染。通过禅修得定,把你的智慧或者叫个性、灵感、创造力等激发出来。这就是佛教中所有的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都是要你放下成见,甚至要你前后际断(就连一点点的知见也要断掉)。

这样一个去掉了一切成见的修行人,佛教叫做让你做回你的本来人。他不受一切的成见制约,不受是非等二元对立的左右。通过他对世界的观察,他就能够发现很多我们所发现不了的问题与现实。从而能够更新我们的旧有知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所以,在佛教里面常常说“知见多端丧本真”。因为一念都不生(一点旧的知识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能彻底见到了真实的一切。所以,佛教里面要求师父培养的徒弟要比师父更高明,这样慈爱算一个好的师父,也就我们社会上说的要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所以,佛教要我们去掉我们一切的成见。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世间的人是因为成见太深;或者叫被原由的旧知识限制而把自己的智慧遮蔽了。只有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比如佛教的禅修)去掉成见,才能跳出旧知识的框框,达到激发自己智慧的目的。

或者,希望有少数一部分新人(没有被旧知识限制或者叫污染的人),他们不受原有知识的污染或者说限制,他们的个性突出,他们的智慧比较容易被激发。通过这些人的智慧或者叫创造力,突破旧知识的封锁,产生新的行业,带动旧知识的更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一法师       成见)(五明学佛网:明一法师       成见)  

 卢志丹居士:放空成见,善于倾听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十 观心用功待考证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九 观心偏差实可惜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八 观心容易堕无记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七 观心容易住境界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六 观心功夫难清明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五 观心用功难深入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四 观心用功有比喻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三 观察缘虑心粗细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二 五种心性可观察 

 明一法师: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一 心有五种佛教说 

 明一法师:如何忏悔业障? 八 功德及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