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江味农居士:般若显净土之妙 净土成般若之行


   日期:2013/2/11 14: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近代江胜观味农妙煦居士金刚经讲义节要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杂乱之念。且佛者觉也,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觉,觉者觉其性本无念,故曰更亲切也。但能勤恳一心,便能做到念而无念。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便是归于真如,则不说断而自断,不期证而自证矣,其方便为何如哉。

  念佛功夫,虽未做到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亦蒙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即是初住地位。如修他法,须经久远劫数,今一生办到,故曰方便之方便也。然行愿真切,必须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谓之真切。若一面念佛,一面又起尘浊之想,则行愿不真切矣。所以念佛人,于断念一层,纵令未易办到,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两句,务必做到。不然,则愿不切,行不真,何能蒙佛接引乎?尘浊气重,与清净二字太不相应,则佛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须知起念即妄,念佛之念,亦妄非真。何以故?真如之性,本无念故。但因凡夫染念不停,不得已,故借念佛之净念,治其住尘之染念。盖念佛之念,虽非真如之本体,却是趋向真如之妙用。何以故?真如是清净心,佛念是清净念,同是清净,得相应故。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无念,故曰胜方便。极乐世界,亦是幻相,然而不可不求愿往生者,净幻非同染幻也。何以故?清净土本由清净心显现故,所谓心净则土净也。

  须知弥陀来接,初未尝来,往生西方,亦未尝去。虽未尝去,亦何妨现来现去。何以故?不来不去者理体也,有来有去者事相也,理事从来不二,性相必须圆融,故尽管不来不去,不碍有来有去,尽管有来有去,其实不来不去。最要紧者,即是来去要在不来不去上体认,不来不去要在来去上做出,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诀。得此要诀,决定往生见佛。孰谓修净土无须学般若,且疑般若妨碍净土乎?

  【按】万缘放下,即不住有,一心念佛,即不住空,即是般若净土同修。虽般若从空门入,离相离念,至于无念;净土从有门入,以念止念,念而无念,殊途同归。然非般若不显净土之妙,非净土难成般若之行,故观经上品上生,须读诵大乘经典也。此老一生教宗般若,行在弥陀,洵堪效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