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土法门法师:五祖知道惠能破柴、舂米就是修行,其他没人知道 |
||
|
||
净土法门法师:五祖知道惠能破柴、舂米就是修行,其他没人知道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300集 世尊开悟之后把开悟的境界完全说出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惠能大师开悟只说了二十个字,那二十个字展开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浓缩,就是那二十个字,不增不减。开悟确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从六祖《坛经》里边看到,那是透了一点信息。 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有学过经教;在黄梅住了八个月,实际上跟五祖只见面三次。第一次见面是到黄梅来求法,跟五祖见了一次面。五祖问他:你来这里想学些什么?他回答五祖说:我来作佛的。我们相信五祖从来没有听说这样的话的一个人。他到这里作佛的,他不为别的。那么五祖真的就帮助他成佛了。作佛,明心见性就是作佛。真满了他的愿了,分配他到草房里边舂米、破柴。他是樵夫,干他的老本行,在那里干了八个月。这一天五祖要传法,自己年岁太大了,就是要传下一代了,他是第五代,底下是第六代。吩咐寺院的大众每人作一首偈子给我看看,真的要明心见性了,衣钵就传给他,他就是第六代祖。话说出去三天没有做偈子,神秀心里很清楚大众不愿意做偈,也就是说大众心目当中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这逼着神秀不做不行。神秀说我不能不做,大家都在看我。一首偈子做了好几天,自己没把握。做好了不敢送给老和尚,自己没信心,想了个方法贴在墙壁上,如果老和尚看到赞叹,就说是我做的;老和尚不满意,就算了,别说话了。他的这首偈子多出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看了,说作的不错,大家都可以依这个偈子修行,别的话都没说了。那么整个庙里边都知道这件事情,都在念这首偈子。惠能大师听到了,就找人,庙很大,他除了碓房别的地方没去过,这个偈子在哪里,找个人带他去看看,他说我也去想拜一拜。带到 所以三更他到方丈室去,果然方丈室每一道门都没有关,一推就进去了。这进去之后,老和尚看他来了,把房门关起来,半夜给他讲《金刚经》,这第三次见面,就见过三次面。开悟之后,衣钵给他了,他就是第六代师祖了。因为嫉妒障碍很多,怕人会害他,连夜已经准备了船了叫他离开,赶紧走,你是南方来的,还回到南方去。他跑到猎人队替猎人当伙夫,给猎人煮饭,在那里服务了十五年。十五年之后风平浪静,大家把这个事情忘掉了,他出来了。 盛唐,中国佛法的黄金时代,惠能还遭这样的难,你说嫉妒障碍都可怕。他在黄梅八个月,黄梅有讲堂,他没有去听课;黄梅有禅堂,他没有去坐过香。他修行的地点就是柴房,就是劈柴、舂米,那就是他修行,谁知道?五祖忍和尚知道,其他没有一个人知道,真修!真修在哪里修?六根接触六尘之处,就在那里修。见色闻声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修这个。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是妄心,是阿赖耶。不用阿赖耶,不用阿赖耶就是用真心。真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自性里本有的般若智慧,智慧现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