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王庸医先生:错误的养生食品


   日期:2013/5/29 16: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几日出去游玩,一起同行的是一个大老板,一日闲聊,他便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堆瓶瓶罐罐,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保健品,问我:“你看这些保健品我吃哪几种最好?”我翻了翻保健品,其中植物提取物较多,有从松树叶里提取的忘记叫什么名的保健品;有从银杏叶中提取的保健品;有从大豆里提取的保健品;还有从美洲蟑螂中提取的。。。。还有数不清的西药,各式各样。于是我便有一个道理说服了老板,扔掉了所有的药,以下便是我们对话的大概内容。
    庸医:以前农村养牛的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如果牛得了病,只要不是太重,不需要管它,放它到山上,牛会自己选择一些草吃一点,一般很快病就会好,而那些草牛是平时很少会吃的。大部分动物都具有这方面的天性,人同样也有这样的天性,只是很多人没有察觉。动物生下来不用人教就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化学合成的物品很多动物没法分辨),就以食草动物为例,山上的毒草非常多,我长这么大没听说过有哪个动物是吃了有毒的草毒死的。人也有这样的天性,不用人教,在秋天只要你看到红红的苹果挂在树上,你自然就产生胃口,可是如果是青的没熟的苹果你看着胃里就反酸,根本没有想摘下来的欲望,你的身体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可以吃的。当人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也会自行调整选择食物,比如说如果某一顿饭吃肉撑着了,恰巧你身边放的水果中有山楂,你会很自然的想去吃山楂。当然由于人在进化过程中过分相信理性分析,而忽视直觉体悟,所以这方面的功能有所退化,有时也能误吃山上的毒果而中毒,远古人身体直觉很强,尤其是远古的巫师直觉更强,他们能体察到植物的偏性,亦能体察到植物入到人体对气的影响,这应该是中药最原始的认知。所以相信你的直觉,如果你走在山上,没有人会想去吃松树叶子,银杏叶子,因为你的原始认知(本能)告诉你,那东西不能吃,吃完之后首先是嘴里头难受,紧随其后的便是全身气血难受了,可是现在人却不相信自己身体的本能而是理性去相信所谓的专家,太糊涂了。
    老板:理倒是这个理,可是人家实验结果显示银杏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松树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庸医:这就要涉及到医学的内幕了。医学自从和经济扯上关系之后,医学就再也不那么纯洁了。这些所有的实验数据在我上研究生的过程中就清清楚楚的知道数据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你想要什么数据我就可以给你实验出什么结果。而且很多实验是由药厂赞助的,没有任何的说服性。最简单的例子,治疗癌症的药物不停的在研发,每一种药物在研发出来之后的发布会上都信誓旦旦的说,我们这种药物的研发成功代表着癌症治疗的转折,我直到现在也没见到在哪转折的,新药不停的出,价格不停的涨,疗效还那样。
    老板:那这些药听你的都扔掉,不过大豆提取的我可以吃吧!
    庸医:偶尔吃点大豆对身体没有害处,但是没有人会想天天吃黄豆,而且现在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扔了吧!
    老板:那我需要吃什么保健呢?
    庸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人已经把身体折腾的不行了,所以养生的方法不是继续吃补药折腾身体,而是放掉所有坏的习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舍此绝无他法。我经常开玩笑的说,养生专家对我帮助很大,只要某个养生专家一推荐某个保健品,我就会多几个乱吃保健品吃出病的病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养生       食品)(五明学佛网:养生       食品)  

 魏德东教授: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 

 道坚法师:佛教养生学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保健养生篇 

 圣辉法师: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菩提法师:赵朴初的“养生信” 

 法清法师:四季养生 

 心律法师: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结束语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三节 禅的养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二节 禅的宗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一节 禅的科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二章 禅道养生论 第五节 禅道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