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念行者:摧伏四魔,得佛自在


   日期:2013/10/15 18: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魔,就是那些能磨你心的东西,犹如你鞋里,沙子和脚的关系一样。换句话说,魔就是你内心里,和你纠缠的对象。一种事物,只有和你发生关系,且磨难你,才能称为魔;倘若它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磨难你,则不能称为魔。按佛的总结和分类,魔有四类:一、烦恼魔;二、五蕴魔;三、生死魔;四、天魔。前三类属阴,后一类属阳。属阴谓阴魔,属阳谓天魔。阴魔是恶境界,天魔是善境界。

阴魔就是那些引起你烦恼的、痛苦的、不舒服的心理对象,它代表自来下面的、负面的、黑暗的境界,属阴,故称阴魔。另一类境界与之相反,它能够引起你舒服、快乐、自在,它就像天上的境界,光明、正面、温暖,属阳,但它仍会成为障碍,所以这一类称为天魔。作为追求完全解脱的人,我们不应被阴魔所捆,也不应被天魔所绑。我们要出离一切善与恶、好与坏、正面与负面等,不为任何境界所摄。

那么,什么是摧伏四魔?何谓摧伏烦恼魔?何谓摧伏五蕴魔?何谓摧伏生死魔?何谓摧伏天魔?下面一一简述:

一、如何叫摧伏烦恼魔?摧伏烦恼魔,就是修行者经过长期如实的观察,破除了“我”的概念,“我”的主体意识。因为“我”就是吸附一切烦恼痛苦的主体,如同苍蝇、牛虻等所吸附或聚集的事物一样。只有你破除了“我”的概念,“我”的主体意识,那些烦恼痛苦才无法着落,如同苍蝇、牛虻无法在虚空中住着一样。那些破除了“我”的概念,破除了“我”的主体意识,即破除了我执的人,谓摧伏了烦恼魔。实证我空,烦恼魔破。

二、什么叫摧伏五蕴魔?修行人经过对五蕴的观察,能够破除“我”的概念,破除“我”的意识错觉,但不一定能够破除五蕴的存在。他们很可能认为,作为“人”这样一个存在体,“我”是不存在的,但和合成体的五蕴是实有的。这类人谓摧伏了烦恼魔,但没摧伏五蕴魔。但有些人修行人继续对五蕴一一深入观察,最终发现五蕴也一一不实在、无自性,故而“照见五蕴皆空”。这种“照见五蕴皆空”的人,即是摧伏五蕴魔的人。能够证实五蕴皆空,谓破五蕴魔。

三、何谓摧伏生死魔?生死必须有生死之物,若没有生死之物,则无所谓生死。修行人经过对“我”及“五蕴”的如实观察,发现没有一个承受生与死的存在,这让生死之魔无处着落;同时,修行人又发现,那些事物是不生不灭的,所谓生的没生,所谓死的没死,所谓生死根本就不存在。如此一来,不但生死无处着落,生死自身也不存在,这样修行人就彻底地解决“生死”这一问题,这就是摧伏生死魔。能够发现,生无受生者,死无赴死者,并且也无生死这个事实,谓破生死魔,摧伏生死。

四、何谓摧伏天魔?修行人经由一番探索,摧伏了烦恼、五蕴及生死境界,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自在,犹如抵达了“天上”,过上像天人一样的日子,这是天人境或天子境。但这种境界也是有“危险”的,它是潜在生死烦恼的因。获得这种境界,你担心它会失去,你想保持或延长,烦恼魔暗中布兵;一旦失去,你惋惜痛苦的不行,又落入生死魔罗的陷阱。在烦恼和生死里流转沉浮,你早已被五蕴魔所掌控。因而那看似赠你美好境界的天魔,其实早已与其他三魔暗中勾结。它们沆瀣一气,害你没商量。因此,对于“三十三天”——那些善境界,你也必须警觉,盯住它,看穿它,视它如梦幻。凡能看到美好境界,视之如梦幻的,谓之摧伏天魔。天魔不得其便,天魔拿你没办法,这就是摧伏天魔了。

像烦恼、五蕴炽盛、生死,这样的一般被定义为负面的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的苦受,容易让人警戒、觉知和出离。但像这种经历重重修行,穿过“人间”,抵至“天上”,似乎正面、光明、美好的境界,最容易吸引人粘附在其上,使你死在其中而不知,直到有一天你不得不离开它,变成你生死苦恼的因,而不得自在。因此,对于这种象征光明、美好、正面的境界,也要保持觉警和不执著。相对来讲,天魔比阴魔更难战胜,因此我们也要觉警这些善境界,获取没有任何依怙的快乐与自在。

凡能顺利的穿越和完成上述四种境界的,谓之摧伏四魔。注意你的脚与沙,为了让脚舒服人们发明了鞋,但有时候脱了鞋踩在沙子上更舒服。但不管哪种情况,都要警觉,不要让脚贪恋或厌恶任何沙——让脚保持不依赖任何外物的自由。脚不依恋鞋,也不纠缠沙,这是脚的自由。获得这样的心的行走自由。摧伏四魔,得佛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自在)(五明学佛网:       自在)  

 刘元春教授:明末禅门僧诤与清雍正帝“拣魔辨异”评析 

 陈士东居士:道与魔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十、唯心之风光——佛昇夜摩天宫自在 

 大安法师:蒙佛护念不遭魔事 

 越尘居士:防魔要诀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探究真心 欢喜自在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冥想: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冥想: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怀疑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烦躁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昏沉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