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要看好的修行人,看人的好的一面


   日期:2014/2/20 11: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看好的修行人,看人的好的一面

 

这次到普陀山,人很多,尤其是老人家比较多。我说,不要小看这些老人家,虽然不识字,也许拜佛只是求平安,也不懂得佛理,但他们能来普陀山拜观音,这就是大福报。很多人连普陀山三个字都没有听过呢,你想想看,能到圣地,功德大不大?能去普陀山的,都是累世的因缘,不可以以等闲而视之。

人的心中,一定要有善良的部分。善良,都是观音菩萨加持的结果。所以能去普陀山朝拜的,内心一定有善良的因。我也见过一些人,经过了许多事情,但经历有一些不一定是好事。有的人经历多了坏事,内心的善良就泯灭了,那是很可惜的。还好,我们有观音菩萨加持,能得到这个善良。

社会上仍存在一些人,看佛教出家人,就看他们不好的一面,好比网络上传的一些,娶妻生子,或者喝酒,或者其他种种。如果我们只看到黑暗的东西,看到修行不好的人,人的不好一面,其实是很可怜的。那是因为内心没有善良,没有阳光,才看不到阳光的东西。世界上修行人鱼龙混杂,一定存在修的不好,贩卖如来的人。但我们要学会去看好的修行人,追随好的修行人,从他们身上吸收到阳气,这样才能进步。

如果一评论当官的,就想到贪官,评论有钱的,就想到炒股等奇怪手段赚钱,评论社会,觉得社会黑暗。如果我们天天往黑暗看,是很可怜的,只能整个人都是阴气。我曾见过一个作家,很喜欢批判,所以他的目光是犀利的,不够柔和,面相也越来越阴暗。因为接受了太多的阴气了,专门收集社会的阴暗面,整个人就是阴暗的。

我们见到人,都要相信别人,相信别人是好人。这样就能遇到好人,不要把人想的太坏了,能做人的,都有他好的一面。天下山精鬼魅,孤魂野鬼,畜生如此多。人却如此少,所以能做人的,都是有他的优点。没有优点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看到人,就要想到好人,看修行人也要想到好的修行人。

学佛的人也一样,我们要像祖师大德学习。佛源老和尚就教授弟子,要向虚云和尚学习。虚云和尚当年就向玄奘大师学习。按照王凤仪讲,学习古人的好,就和古人“接灵”,就是能得到好的加持力。好比你拜关公,要学习关公的忠义,仁勇。就能得到加持力。所以我们看人,都要看优秀的出家人,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修行人,不要一看,就找修行不好的人看,或者找人的缺点看。看缺点,缺点就跑到你身上。看优点,我们就学到优点。这个很关键。你看,如果你一直看佛,画佛像,面相也会和佛一样。如果一直看丑陋的,面相也会转的丑陋。有的人一辈子杀猪,面相就转的和猪一样面相。你看可怜不可怜。

人心中要有个善良的存在。你去抗战时期作家的,像孙犁的,周立波,沈从文,这些老一辈的作家。他们写的都是人性的美,他们心中就有美的存在。这些人都很长寿。相反的,有些作家,好比张爱玲,王小波,写的都是人性的自私,心中没有美,最后死的也不得其所。很可怜。

无论如何,都要相信人性的美的东西。按照中医讲,一个人看美好的东西,看多了,身体就有正能量。而这个正能量能吸收更多的正能量。那身体负能量多的人,就会吸收更多的负能量。有的人一打开报纸,哪里有阴暗的新闻,丑陋的新闻,眼睛往哪里看。这就是体内负能量多了,这些负能量要吸收这些负能量。所以说,很可惜。

那负能量,就是体内的地狱,大家要念经,念佛,把色身和心态都修的光明,清净。光明了,内心光明了,自然会有法喜。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光明,其实是恶业比较重,应该多颂地藏经。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人       好的一面)(五明学佛网:修行人       好的一面)  

 心律法师:七夕节话修行人应如何对待情感 

 药师山·紫虚居士:修行人要善用其心 

 月悟法师: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传喜法师:修行人应如何面对劫难 

 白云禅师:如何做个修行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F 1114经与11 

 传喜法师:修行人要转染成净念念极乐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6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5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4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3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