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今天的教学跟我做学生这一代不一样了


   日期:2014/4/12 10: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的教学跟我做学生这一代不一样了。我做学生这一代,老师很严格,我们做学生的很乖,听话。现在时代变了,崇尚的是民主自由开放,讲求的是人权,那就没法子了。所以现在父母不能教儿女,老师不能教学生。现在学校教育容许学生批评老师,老师的尊严没有了,老师为了饭碗、为了吃饭,那怎么办?讨好学生。学生要的是分数,考试把题目都告诉你,你都拿到满分,大家欢喜,这个老师好。太严格的时候,这个老师不好,希望学校开除他,下个学期不要聘请他,学校真干。学校用什么标准来聘老师?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好老师不再教书了,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就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全没有了。现在老师严格管教一点,家长就要到法庭去告状,「这个老师虐待学生,要判刑。」老师还敢管吗?我这种年龄,小时候念小学,被老师处分,那个时候打手心、罚跪,也体罚。我们哭丧着脸回到家里,父母一问什么事情?被老师处罚了。第二天我的父亲肯定带着礼物到学校去感谢老师,谢谢老师的管教。你看是什么态度,家长跟老师是怎么样合作!能在学校学一点东西。现在学不到了,现在老师看着学生的面色说话,察言观色,可不能得罪学生,得罪学生饭碗就打掉了。所以教育失败了,现在不是教育失败,教育没有了,看不到了。家庭教育没有了,家庭教育谁在教?电视、网络在教。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时尚在教。

   所以圣贤教诲,难,太难太难了!真的,老师在一生当中得一、二个传人,就非常安慰了,不容易!社会风气要能够慢慢好转,至少三代以后。我们这一代是跌到谷底,要能兴起来,一定要人心觉悟,要自己认错、要忏悔,从一百八十度再转到一百七十度、一百六十度,慢慢的转,一代一代的转。我们疏忽了两百年,把它恢复起来至少还要两百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两百年当中,承传圣教的人比什么都辛苦,那要有真正的慈悲,有无比的耐心、忍辱,什么都能忍受,才能把正法、把传统延续下去。我们希望一生当中有二、三个人,这二、三个人希望将来在他们一生当中也有二、三个人,那就十几个人,十几个人每个人都能够带二、三个人的话,那就有五、六十个人,至少得有个一、二百人才能复兴。你就想,这要好几代,慢慢恢复。这是一个循环,从顶点到低谷,到一百八十度,然后从一百八十度再回到顶点,宇宙现象确实是一个循环现象。我们今天跌到低谷,低谷向上提升,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至少两百年回到清朝末年的样子,再有两百年回到清朝盛世的那个样子。要靠这些承传的人,身行言教,无尽的慈悲,无比的德行,德行是忍让。孔子弟子赞叹老师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讲心地的端庄,不偏不邪,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这忠;恕就是原谅,原谅一切人,爱护一切人,帮助一切人,感恩一切人。

   这是我们在这检讨,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都学不好?真正原因明白了、找到了,把我们的毛病革掉、放下,从今天起,我好好的修十年,抓住宗趣,那十年就有不可思议的成就。菩提心不能不发,这是自己的真心。我们现在所说的,这是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国提的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如是存心;应对世间一切事物,我们用「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果然用这二十个字来规范自己,来勉励自己,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学记》里面所说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古人也有一句谚语说「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我们能够锲而不舍,好好学十年,一部经、一句佛号就够了,不能搞杂,不能搞多。如果佛菩萨、上天还给我十年寿命,我就好好的来表这个法,十年当中我做出个样子来,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这一部《净土大经科注》,我们认真好好的学十年,就这一部经,一遍一遍的讲,遍遍意思不一样。为什么?境界向上提升了,不相同了。

   我讲经用的经本,第一遍我们讲的是《净土大经演义》,一千二百个小时讲圆满了,我这经本也封起来了。第二遍讲《科注》,我看得很仔细,我也预定一千二百个小时讲圆满,圆满之后讲第三遍,我又用新的经本,不用这个经本,这就是什么?遍遍不一样。这些本子留给后人,让后人去做一桩事情,做什么?集注,会集,把十次讲的统统会集,将来做一个注解,这是后人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们用一个本子,可能会有重复的,我不用这个本子,把本子做成档案存档,这样才能真正勉励自己。一份讲义讲一辈子,每遍都是一样的话,那个枯燥无味,那个不会有长进。遍遍从头来起,才真正知道自己境界提升了。同学们,尤其是跟我多年的同学们,要特别提高警觉,古人所说「知耻近乎勇」,这么多年来,我们依然是个凡夫,依然还在造作恶业,这是莫大的耻辱。我们为什么没有开悟?为什么没有得三昧?为什么还是这么迷惑颠倒?这经白听了。好处,大乘经上讲的只有一个,阿赖耶识种下了《大经演义》的种子,好处在这里。这个种子永远不会消灭,来生后世遇到缘它会发芽,它能不能结成果实,那要再看它的增上缘,没有殊胜的增上缘,虽然发芽,很容易被摧毁掉,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关键里面第一个关键是老师,学习能不能有成就,那是自己的事情,这个就是你对老师,你对于你所学的有几分诚敬心,你就有几分成就,与其他的毫不相关。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十九集)  2011/10/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学       学生)(五明学佛网:教学       学生)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后记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十二章 佛教学研究展望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十一章 外国佛教学研究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十章 中国佛教学研究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九章 佛教的法事活动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八章 佛教寺院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七章 佛教僧人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六章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五章 佛教的基本经典与教义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四章 佛教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发展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三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二章 佛教的创立与原始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