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修密的弟子是宝器


   日期:2014/6/26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在《胜道启门颂》中讲:修密的弟子是宝器,不是漏器。漏器不行,不能用。因为你用漏器装再好的甘露,它也会漏下去,一点都剩不下。那么什么是宝器呢?就是能够按上师、按佛法中的要求去做,用布施、忍辱、精进、随喜等方法积攒功德的行者。
    没有功德资粮就不能成就,功德资粮不够,修行会遇到障碍、违缘。

    首先要布施、不吝啬。布施可以先从施舍自己的财物开始,因为大家对于自己的财物最为贪着,所以用施舍财物对治自己的贪心。进一步还有无畏施和法施,我们平时放生、献血、救众生的性命、使众生远离恐怖等,都是无畏施,法施是将自己懂得的佛法道理教给别人,讲经、印经、记录讲经、说法的碟片结缘给他人,劝人学佛等均是法布施。经论中说,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其次,对他人的侮辱、诽谤、伤害能够忍辱。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忍心不忍,表面上能够忍辱,不与其争斗,但是心里放不下,有怨恨,这不叫忍辱;另一种情况是不但面上做到了忍,心里也能忍的过。能够放下、不怨恨、心胸宽广,这才叫忍辱。忍辱后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于伤害你的人有一种中立的感情,既不怨恨也不感恩,不理不睬;另一种是对于伤害你的人,非但不怨恨,还要以德报怨,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发心帮助他,这是忍辱的最高境界。能做到这点不容易,但我们要激励自己努力去做。

    在修行中我们要精进。想在世间获得点成功,取得点成就,都得努力奋斗,付出艰辛,何况我们想取得佛法上的成就,怎么能够不精进呢!在家居士修法的时间有限,如何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修学佛法?对这个问题,我在《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中曾经介绍过,在这里不再重复。

  接下来要讲随喜,随喜是个最简单、最方便积攒功德的方法。但是人们往往因为傲慢和妒忌而不愿意随喜他人。对他人的善行、善意,我们若以欢喜心去赞叹、去随喜,自己虽然没有付出辛劳,却会获得和被随喜方一样的功德,这样就能快速增长自己的功德。也许平时我们会把“随喜”挂在嘴边,会常常说“随喜你”、“赞叹你”,但很多时候就是一句口头禅,从内心当中没有真正生起欢喜心,那么真正随喜心是什么样的呢?《广论》用一个“最贫穷、最困苦的人遇到宝藏”来比喻,我们想想看,是不是会无比地欢喜呢?以上这些都是积攒功德的方法。

  那么漏器又是什么?就是好不容易积攒的功德漏掉了。怎样漏掉的呢?我们好不容易修了些善法、做了些善行,但我们控制不住犯口业,背地里说别人的过失,这样功德没有了、漏掉了;面对别人的侮辱和诽谤,我们不修忍辱,发脾气,生起强烈的嗔恨心,功德也漏掉了。这样,一边积累功德,一边漏掉,剩不下来,就是漏器。

    对于这样的弟子,就是给他传了密法,他也修不起来,内心生不起证量。因为修密法,必须是宝器。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宝器。如何培养呢?就是当内心生起烦恼、习气来了要造业的时候,立即提醒自己,尽快忏悔,这样渐渐地我们就会成为宝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仁波切       宝器)(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仁波切       宝器)  

 洛桑陀美仁波切:情爱诱惑 

 洛桑陀美仁波切:放下对情爱的贪执 

 洛桑陀美仁波切:西藏人背后挑拨是非为什么少? 

 洛桑陀美仁波切:放生的功德 

 洛桑陀美仁波切:如何修忍辱 

 洛桑陀美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修炼方面重要的两点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修密的弟子是宝器 

 洛桑陀美仁波切:心如止水,不要生气 

 洛桑陀美仁波切: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睡很久很久 

 洛桑陀美仁波切:人世间一切的本质都是空性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是世界上没有善知识,是你不具备弟子相 

 洛桑陀美仁波切:和谐中的智慧之善恶就在一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