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佛经中用字的特殊读音 |
||
|
||
“阿”【 ā】。此字在佛经中读ā,而不读e。如前面提到的“南无阿弥陀佛”。此字在佛教咒语中也经常出现。 “摩诃”【 hē】。这个词也经常出现在一些佛、菩萨的名号之前,其意译为“大”。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诃迦叶”,就是指“大迦叶”。又如佛教天台宗的经典《摩诃止观》,汉语就是“大止观”。其中的“诃”字不读ke,而读hē。 “叶”【 she】。此字在佛经中也不读做ye,而读she,与“叶公好龙”中“叶”的旧读同。前面提到的“摩诃迦叶”【 mó “般若”【 bōrě】。这两个字经常和“波罗蜜”连用,而成为“般若波罗蜜”。“般若”译为汉语是“智慧”的意思,是梵文(prajna)的音译。由于其含义繁多,属于“多含不翻”,故留其梵音。其音不读作banruo,而读作bōrě。“波罗蜜”译为汉语是“到彼岸”的意思,为佛教的“六度”之一,所谓“六度”,就是六种可以使人脱离苦海,到达快乐彼岸的方法。所以“般若波罗蜜”就是说用智慧破除烦恼的若海,到达快乐的彼岸。 “多”【 da】。这个字是接着上面说的,在佛教中有一部著名的经典,名字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的“多”字不读duō,而读作da。因为这个“多”字的音是跟着“般若波罗蜜”的,是一个尾音,此经结尾的一句话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da】。但由于在《西游记》中,作者将“多”字与前面的“般若波罗蜜”分开了,将《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正确简称)错误地简称为“多心经”,故而使后人把此字读成了duō,是不对的。 “行”。我们经常说的“道行”以及佛教中“大行普贤菩萨”中的“行”,“菩萨行”【 hèng】,“修苦行”【 hèng】,“万行”【 hèng】, 意思为“功夫”。“地藏本行”【 hèng】,“行愿”【 hèng】,“德行”【 hèng】,都不读作xing,而读作hèng(即读四声,特别说明,本人刚开始读地藏经的时候,把“亦名地藏本行”【 hèng】的“行”读成xìng,结果,有一个晚上,我在睡梦中,忽然从心中发出一响亮的男音“亦名地藏本行hèng” 即读四声,本人即时醒来,刚好是零晨3点时候,于是,我去查字典,但没有查到这个读音,我觉得应该是佛菩萨在加持我。跟同事说,同事说也许应该读这个音吧!后来,再过10多天,我听大安法师讲净土资粮,才知道读hèng正确的!这是真实的!一点虚假都没有!)。 “日”【 zi】。此为咒语用字。读音应为zi。出现最频繁的是在佛教《普供养真言》(所谓“真言”,即咒语)中。 “土”【 dù】。“佛净土【dù】 、国土【dù】 、佛土”【 dù】 中的“土”应该读为dù,而不能读为tǔ.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七宝,没有土,读tǔ不对! 佛经中还有一类加口旁的类似于拟声字的字,有的也不能念半边。如“口”字旁加一个“罗”字(与现代语气词同形)读1a,“口”字旁加一个“缚”读wa,等等。这些在佛经中不胜枚举。 “加被”【 pī】 意为“加披”,“手足被【pī】杻械”的“被”, 这二个“被”是通假字,意“披”,所以,正确读音是pī,而不能读为bèi。 “那”【 nuó】。此字经常出现在佛经咒语和一些佛的名号中,如佛经《八十八佛忏悔文》中的“南无那罗延佛”。佛经中读作nuó。 “他”【 tuō】。此字常读作tuō,为佛经咒语中的常用字。 “乐【yaò】听法”的“乐”,意为喜欢的意思,音读yaò (四声),不读lè或yuè “隅”【 yú】 读yú,不读oǔ “系【xì】念”的“系”,读为xì,如果是动词的话,应读为jì。 “楼观【guàn】”的“观”应该读guàn(第四声),不读guān(第一声) “无间【jiàn】地狱”、“间隔”的“间”应该读jiàn(第四声),不读jiān(第一声) “上报四重【chóng】恩”的“重”应该读为chóng “目揵(jiàn)连” 本人校对原译本影印版的佛经,发现不是“ 目犍(jiān)连” 但现在人却多用 “目犍(jiān)连” ,这是不对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佛教文化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学史的人,没有不涉猎佛学的。 建议:因为现在很多人读佛经的发音总是不正确,所以,应多听不同法师读佛经,才能正确了解佛经中的正确读音!尤其是要录音的,更应该多了解佛经中的正确读音,不然,会误导后来的学佛者! chéng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 shèng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