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临终前最后悔的这些事


   日期:2014/7/8 16: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个遗憾: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津秀一说:“人们临终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这一辈子啊,太短了。”有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自甘平庸,也有人孜孜以求。人生有很多活法,千万别被别人的价值观“绑架”,不要把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当作是你想要的生活。想谈恋爱,现在就行动吧;想学点什么,现在就开始吧。人生就像个旅行团,你已经加入了,不走完全程,岂不可惜?!

  第二个遗憾:没有实现梦想。

  当人们在生命尽头往回看时,往往会发现有好多梦想没有实现。“真正的后悔,其实不是因为没有实现梦想,多半是责怪自己没能尽100%的力量实现梦想。”坚持梦想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一个没有期限的梦想只?是个梦,给梦想加一个“截 止日期”,把它变成现实的目标,才更容易实现。

  第三个遗憾: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不做错事,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便不肯杀生的佛家弟子,也难以避免走在路上踩死一只蚂蚁。为了生存而做的无损原则的“坏事”是可以被原谅的,与其背着罪恶感生活,不如放下包袱往前看。

  第四个遗憾: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

  现实生活中,感性的人总是嘲笑理性的人“活的太严肃”。其实,太在乎自己的感受又能如何笑过、哭过、发泄过,生活也不会因此改变。也许真要等临终一刻才能明白,每天为之烦恼、痛苦、伤心、气愤、达到忍耐极限的事,是多么可笑和不值一提。

  第五个遗憾: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

  或是冷漠,或是怕吃亏,让很多人不敢做个善良人。其实,善良的人很少后悔,他们活得坦然、心安,那是善良给予他们的美好回报。去帮助那些需要你的人,“被人需要”的感觉远比“索取”好得多。

  第六个遗憾:过于相信自己。

  我们都有过这样自大自负甚至唯我独尊的时刻,认为自己不后悔做过的任何一件事。这样虽然看起来很积极,但却显得盲目。总有一些事,别人比你想的细致周到,多听一句、多想一秒,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第七个遗憾:没有妥善安置财产。

  现在因为财产引发的家庭纠纷越来越多。其实,作为老人,一定要把处置财产当做一件重要的事,在世时就规划好。如果子女多,分配一定要公平,不要因为钱物,伤了孩子们间的感情。

  第八个遗憾:没有考虑过身后事。

  这一点和处置财产很相似。一个人活着,会留下很多印记。周围的人和事,都会因为你的离开而变化。提早规划一下,不但可以让自己更坦然接受生老病死,也能提醒自己好好享受人生。别等走不动路、听不懂话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第九个遗憾:没有回故乡。

  每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被埋在最深处,却一生不忘———这就是故乡。很多人会念叨,等我退休了就回老家。往往等来等去,最后回家的只是一个骨灰坛。有生之年,尽量每年都回家看看,听听乡音、吃点美食。这个在地理上让你无法割舍的地方,也是你灵魂的一个居所。


   第十个遗憾:没有对深爱的人说“谢谢”。

  很多时候,我们在外彬彬有礼,对亲密的人说话却毫无顾忌。用好语言是人际交往的一门大学问,哪怕是亲近的人,也不必靦腆,要常说“谢谢”、“对不起”和“我爱你”,这是为感情保温的最好办法。  

  第十一个遗憾: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在这个逐利的社会,工作、金钱、权势成为成功的金标准,很多人到老才后悔,那么好的青春,怎么都献给工作了呢?看看大自然的样子,感受季节的变化,聆听艺术的召唤,这些事情不会让你变富有,却会让你的人生有意义。 

  第十二个遗憾:没有注意身体健康。

  年轻时,身体是可以最肆意挥霍的资本,熬夜、喝酒、抽烟……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你拥有它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失去它的时候才发现,它是那么的重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改掉一些坏习惯,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健康生活。

  第十三个遗憾:没有戒烟。

  很多癌症和慢性病都和吸烟有关,不少患者直到查出肺癌,才开始悔过没及早戒烟。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吸烟,觉得倒霉事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克制欲望需要勇气和付出,但你的付出会以“健康”这种方式再返还给你。

  第十四个遗憾: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我们怕得罪人,怕给别人添麻烦,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样在无形中漠视了自己的真实意愿。其实,无论什么时候,都该说出你真实的想法。只要愿意沟通,你会发现,事情比你想得简单得多。

  第十五个遗憾:没有认清活着的意义。

  活着,绝不仅仅是寿命的一个数字,而是你活的质量。大津秀一碰到过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他把生命仅剩的三个月,分成了许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做一件想做的事情。哪怕只剩一天,都用来过最好的生活。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第十六个遗憾:没有看透生死。

  看透生死不代表轻视生命,而是以一种更理性的姿态活着。中国人往往忌讳谈论死亡,其实,死亡只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归途。不用忌讳,更不用惧怕。

  第十七个遗憾:没有信仰。

  虽然很多人没有信仰一样活得很好,但是有信仰的人,会更透彻懂得人生的意义。尤其在面对困苦、无助的时候,信仰更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临终       后悔)(五明学佛网:临终       后悔)  

 道坚法师:“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王孺童居士:略述“临终关怀”与“临终助念”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若有佛来接引 

 大安法师: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三章 第二节 临终关怀之范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三章 饬终关怀——关怀为真情之透露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导论——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背景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九十八节 临终 

 静波法师: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正如法师: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四: 信心成就与临终接引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五: 临终接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