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自己断自己的吉凶,自己是吉人还是躁人


   日期:2014/7/11 15: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吉人之辞寡”,善良吉祥的人,言语比较少,而且他讲出来的话,一定是利益人家的话才讲,话不多,言多必失。而“躁人之辞多”,性情浮躁的人,言语繁多,而且杂乱。所以这一句也提醒自己,自己断自己的吉凶,自己是吉人还是躁人。再来,也时时观照自己,讲话的时候心定不定。而且要跟人家讲话,要尊重别人的时间,拉里拉杂讲了一大堆,统统没有逻辑,让人家搞不清楚你的重点在哪里,这个也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毋不敬。尤其现代人时间宝不宝贵?大家有没有感觉,二十四小时不够用?坦白讲,再用一倍,四十八小时,都觉得不够用。所以应该“凡事豫则立”,讲话以前先准备一下,我跟他谈的重点是这几点。不要谈又重点没提到,拉里拉杂讲一大堆,对方宝贵的时间又没有掌握好。“诬善之人,其辞游”。诬害善良的人,他心中不安,而且他在找机会毁谤别人,在那察言观色,看人的脸色,找机会,他眼神一定游移不定。“失其守者,其辞屈”,他擅离职守,或做出有损他的节义的人,他的言辞就理屈词穷,因为他自己良心就不安。

在《论语》当中,我们了解到,孔门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第一位,言语第二位,所以言语也相当重要。论语里面谈言语的教诲非常多,也可以从言语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当然,你听了他的话以后,还要再判断他有没有做到。所以刚刚讲到的,你听言,你还要观事、还要观行。孔子也提醒,“不以言举人”,不能你听他说了就用这个人,还要先判断他说到有没有做到。我们有时候容易激动,他能讲得这么头头是道,讲得这么明白,我以前没有听过能讲得这么清楚的,一激动,马上用他。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副作用就会比较大。而言语的修养当中,孔子的弟子当中口才最好的是子贡,子贡请问孔子君子的德行。“子贡问君子”,孔子讲了这句很精辟、很契合子贡这个学生的需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因为口才好,都讲的比较早,讲了以后到底能不能做到,又很难保证,所以孔子就提醒子贡,先去做到再讲。而同样的精神,其实在《论语》里面提到多次。比方,《论语》又提到,“古者言之不出”,古人他的处世的态度,言语的修养,不敢话讲太快。他怕什么?讲了做不到,“耻躬之不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他言语保守谨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急躁       吉凶)(五明学佛网:急躁       吉凶)  

 印光大师:苦乐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 

 如何从外相上推测未来吉凶祸福的征兆? 

 吉凶祸福,都是自己“修”来的 

 安士全书:吉凶的道理,错综复杂,是祸是福,肉眼是看不清的 

 净土法门法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净土法门法师:求快成就的心,很勇猛,很急躁,容易著魔 

 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改造命运其实就在当下 

 吉凶祸福事前都是有征兆的 

 印光大师: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 

 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 

 净土法门法师:这八个字揭示了吉凶祸福的根源之处 

 嘎玛仁波切:我们在轮回中“病”了太久太久,康复需要一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