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从真心忏悔到念佛往生 |
||
|
||
做了错事,一定要及时忏悔。 有人说,是啊,我的职业是屠夫,我一边杀猪,一边念佛号忏悔。今天忏悔了,明天继续杀。 这种情况呢,就不能叫做忏悔。 这个内容,我们可以来看看一段经文,六祖法宝坛经。此土著述·第1547部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衍;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什么叫做忏?什么叫做悔? 忏的意思,就是发露以前的过错,深刻认识到这些过错的坏处,希望以后再也不重犯,这个叫做忏。 悔的意思,就是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错,我现在已经知道这些过错的坏处了,怎么还会明知故犯呢?我要永远断掉这些错误的根源,永不再犯,这个叫做悔。 所以呢,忏悔有2个重要因素: 1 2 你一边杀猪,一边念佛,今天念完明天继续杀,这个不是忏悔,这个是给自己找借口呢,这是让阿弥陀佛给你背黑锅呢。 你这样做,没有人保证你可以往生极乐。 有人说,那屠夫念佛是不是就不能往生了? 这个说法当然也不对。 屠夫如果能够真心忏悔,放下屠刀,永不再杀,信愿具足,精进念佛,这样一定可以往生。 如果你认为自己今天念佛了,忏悔了,所以杀生不要紧,明天可以继续杀,这个最终只能是自己骗自己,等你去了地狱才知道后悔,那就晚了。 有人说,不是说信阿弥陀佛就可以去极乐世界吗? 这个说法是断章取义了。 祖师大德说的都是信愿行具足,决定往生。没有说信阿弥陀佛,就一定往生。 大家要搞清楚往生极乐的条件,重点要搞清楚往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什么叫做充分必要条件呢?就是即充分,又必要。 充分的意思就是有这几点就足够了,没有额外的硬指标限制了; 必要的意思就是这几点是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的,少一条都不行。 往生极乐的充分必要条件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呢? 很多人都知道信愿行,但是信愿行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其中信愿相对好理解,但是对于什么是行,却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我们挑两种来学习一下,学习的目的,不是要去说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是提高自己的正见,让自己信心更加坚固。 1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什么情况对?对于精进修行净土法门的利根众生,这个说法是有价值的,可以让这样的众生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注意是要求自己,不是要求别人哦。这些标准,能够提高他们往生的品位,很好。 什么情况不对呢?对于那些懈怠的众生,你用这个标准去苛求他,那就有问题了,他们可能就会被吓跑了,说这么难啊,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结果呢,因为这个行的标准太高,所以导致他们的信愿很难升起来。 就好比高考的时候,总分750分,有的老师对那些尖子生说,你们平时的摸底考试至少要考到680以上才能考上好大学啊。 老师的意思大概是这些尖子生都是全省拔尖的,那是要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的,如果考个普通的大学,那就很浪费了。 结果呢,有些人把这个标准告诉其他同学,说啊:老师说的,平时摸底考试没有680以上,考不上大学呢。 结果呢,其他普通学生一听,得了,我最高也只有580分,反正考不上大学了,我还是不要参加高考了,我去打工算了。 结果呢,一本的分数线是520,他考580,本来可以上一本的,现在被你吓跑了,考试都不敢参加了。 所以呢,老师说的话,你要知道是对什么根性的人说的。 就好比印光大师在《复许熙唐居士书》开示: 若欲广读大乘经论,则无此精神,无此智识,又复无此光阴。 大概意思就是:你如果希望深入经藏,广读经书,那没有这个精神,没有这个智力,也没有这个时间啊。 有些人一看,哦,原来印光大师让我们不要读经书啊。 这个就是冤枉印光大师了。 因为印光大师这个开示,有个前提,就是: 以汝年已将至古稀,来日无多。 这位许熙唐居士,当年已经快60了,在民国那个兵荒马乱的事情,这个年纪就快走到头了。 所以呢,印光大师对这样的人,就不建议他去深入经藏了。 如果你拿着这个话,当作尚方宝剑,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说的肯定没错,他让我们不要看经书呢。那就曲解了印光大师的一片苦心了。 2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这个说法是有很大问题的。 这个说法,首先应该是面向那些懈怠众生说的,担心标准太高,让他们一开始就抵触,不愿入门。所以才有这么个说法,希望让这些懈怠众生种下解脱的善根。 但是这个说法呢,他忽略了一个前提,就是真正信佛,真正愿意往生极乐的人,他是不会再愿意去杀生,不再愿意去邪YIN,不再愿意去偷盗的。 你如果一边念佛,一边还去很开心的做坏事,那说明你的信愿是不具足的,这样的人也是不能往生极乐的。 所以呢,对于懈怠众生,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只要念佛就一定可以往生,你可以告诉他: 你念佛是行,有机会往生极乐,但是同时呢,信愿要具足。 什么信呢?你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能够原谅你以前的过错,用他的佛力让你临终往生极乐。 什么愿呢?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你厌倦这个娑婆世界,厌倦这个娑婆世界的种种苦难,厌倦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贪嗔痴,希望下辈子能够去极乐世界, 在去极乐世界之前的这段日子,你归依三宝,忏悔以前的过错,希望以后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逐渐让自己的行为与佛祖相应,依教奉行,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成为正信的佛弟子。 如果你一边念佛,一边杀生,一边邪YIN,一边贪腐,这些行为说明你的愿不具足呢,说明你还很享受娑婆世界这些欲望,又怎么谈得上是厌离娑婆呢?你既然喜欢这些欲望,无力自拔,那估计下辈子还得继续在六道之中轮回受苦。 限于时间以及时机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这样简单说说,以后我们分析净土三经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讨论往生极乐的充分必要条件。 大家学习净土宗佛经以及祖师开示的时候,不妨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这样会有更大的收获。 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