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佛说财布施后得哪些功德? |
||
|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这个时候,须菩提就问佛祖,这么深奥难懂的道理,众生听了之后,会不会相信呢? 就好比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同时代的人基本都不知道这人在说什么呢。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佛祖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啊,如来涅槃之后500岁,有持戒修福的弟子,对于这些法义能够深信不疑呢。 有人就会思考了,为什么说持戒修福的弟子呢?为什么不说布施修福的弟子呢? 因为持戒比布施对弟子的要求更高,持戒本身就是大布施。 因为持戒表示你大约更加相信因果了,布施更多的是在这个果上面努力,而持戒是从这个因上面下功夫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净水来。 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就是这个道理。既然畏因,那就会去持戒了。 你持戒一天,这个善根就增长一天,天天持戒,善根就天天增长。增长到一定的程度,你大约就能对佛法有机会信受奉行了。 傅大士说: 因深果亦深 理密奥难寻 当来末法世 唯虑法将沈 空生情未达 闻义恐难任 如能信此法 定是觉人心 这个因果是很深的,不能只看一个短的片段呢,这个道理也是非常深奥的。 以后末法时代的时候,这个法会不会沉没呢? 须菩提长老担心这个问题,觉得这个法门太深奥了,很难传播让别人相信。 如果能相信这个法门的,一定是觉悟者啊。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祖告诉须菩提,这个持戒修福的人呢,可不是说这辈子才开始修行的,他早就在千万佛前种下了善根。 莫道佛法容易闻,皆因累世种善根。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能听到佛法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呢,那都是因为你累世种下菩提的种子,现在有机会发芽。 就好比新浪网站,每天数以亿计的访问量,新浪的博客大约可以作为网民阅读喜好的一个样本。 每天访问量排名前100名的博文,估计其中大约有一半是跟情色相关的,大约还有四分之一是跟股票投资相关的。 你看看,众人熙熙,皆为色狂,众人攘攘,皆为利往。能潜心学习佛经的,可能是万中无一。 学习这个甚深法门,能够一念生净信的人呢,佛祖说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人福德无量啊。 傅大士说: 信根生一念 诸佛尽能知 生因于此日 证果未来时 三代经多劫 六度久安施 薰成无漏种 方号不思议 你这个一念之间生出信根,三世诸佛马上就知道了啊。 你今天生出的这个信根,以后就会因此而成佛果。 经过长期的实修六度万行,就会成就无漏神通,所以说最初这一念生净信真的是不可思议啊。 在楞严经中我们学习过,干慧地之后就是十信位了, 干慧地相当于站在门口了,十信位相当于是已经进入院子了。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佛智如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所以啊,信这道门槛真是不容易迈过呢,希望大家都能够尽早迈过这道门槛。 有人说,我早就信佛了呢,我信佛好多年了...... 你信佛好多年,自然值得赞叹。不过我们之前学习了正信佛法的5个标准,大家还记得吗?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何者正信? 谓知诸法不生不灭,本性寂静, 常能亲近正行之人, 不应作法终不造作, 心离散乱听受正法,不见彼说、不见我听, 勤修正行疾得神通,有所堪能化有情类,而终不见我有神通,能化有情,彼受我化。 有人说,这么难啊,那我可能信不了啊。 所以呢,佛祖为什么说了12年的阿含经打基础,再说了方等时7年过渡,然后才开始说这个般若呢? 很难的,不是嘴上轻飘飘的说说口头禅就行的呢。 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末学建议今生读书为来世。 你现在不能信,是因为你前世修得不够,所以现在不能净信佛法,怎么办呢?这辈子赶紧修行啊,精进的人呢,或许这辈子就能信了;不那么精进的人呢,也为来生打点基础呗,现在努力了,以后就没这么难了。 金刚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