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敬钟如佛、钟的表法意义:梵钟叩响,恶道诸苦皆止息 |
||
|
||
佛经中说:当梵钟叩响时,在三途恶道受苦的众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热恼的逼迫,暂时获得解脱休息故。 《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付法藏传》中,罽腻吒王以大杀害故,死堕千头鱼中,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罗汉为僧维那,依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因遣信,令长打。过七日已,受苦即息。 钟声偈中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钟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 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释氏要览》载,比丘在布道时,众人不按时集会,佛说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敕 修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姿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钟声引正念,恢复觉性之加持 闻钟磬声,免堕恶道 有人问智兴法师:「为何鸣钟能救地狱之苦呢?」兴师答道:「我无他术,因见付法藏传上说:罽腻吒王死受剑轮之报,因钟声使剑轮停车。又我每当撞钟时,先祈 愿诸贤圣人同入道场,然後击钟三下,又愿诸鬼恶趣超生,闻此钟声,俱时离苦得乐。四时行之,勿论酷暑严寒,终不辞惰,此愿奉行,不怠而已!」大众闻听,莫 不赞叹称许。 敬钟如佛之禅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的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当!当!当!当!」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是何等的宏大!它要用宏亮的声音,去唤醒沉迷中的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