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要让内心富贵和庄严


   日期:2014/10/14 6: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果越学佛,越是消极,是很不应该的。学佛应该要越修行,对人生,对生活越有热情。而不是感觉到死气沉沉。或者学到常觉得自己罪恶深重,这个也是不应该的。这两种佛都不提倡。

在近代祖师中,能编成电影的,最为成功的,应该就是云公(虚云老和尚)。很推荐大家看《百年虚云》,是部电视剧。像弘一大师也有编成电影,但是很短。想要变成电影,有许多要素,归结起来,就是情节要灿烂。他的生活是灿烂的,编成电影才能灿烂。近代首推,就是云公。

第一,云公经历时间长,四朝五帝,从光绪到共和国。他活了一百二十岁。第二,他的一生,经历事情多,磨难也多,而这些事情,都是对中国佛教产生深远影响。也是都是有意义的。比如他的出生,出家,开悟,到弘法,建寺安僧。有种种的传奇。相对于近代的其他祖师,云公一生可以说是很灿烂的。

云公作为禅门巨匠,他能达到这个高度。学佛不是谈着看破放下就好,不理世俗,一心解脱就好。学佛一定要活出内心的灿烂。法华经说的,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佛是如何庄严,极乐世界是如何美好,这个就是内心的灿烂和富贵的境界。佛弟子是要开发出内心的富贵相出来,尤其极乐世界一样。

佛法在弘扬中,祖师大德都做了各种尝试。比如说梵呗就是一样。你去听早晚课,还有叩钟偈。那在音声修行上,佛教做了很大的贡献。我常劝大家去学习梵呗,各种赞的唱法,这个不是浪费时间,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那不仅在音声上,在视觉效果,创造了庄严的佛像,塔院,石窟等。文字贡献,留下优美的诗词,偈颂等。要知道,这些就是佛教的灿烂部分。

佛教不仅表现外在的灿烂,内心更是灿烂。这既是佛开示华严经,告诉众生,心有灿烂的部分。开示阿弥陀经,是告诉众生,心有净土的部分。心具足极乐世界的庄严。那如何具体要修,就要脚踏实地的来。

所以学佛不要学的死气沉沉,念佛要念出佛的庄严相。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要慢慢来。几百年来,也才出了一个虚云和尚。他的经历能拍成电视剧。很难找到第二个人。虚云老和尚什么都精通,禅定功夫了得,文字了得,十七岁就做诗,后来留下许多诗词,都是随手拈来。而且精力魄力,为法忘躯的精神,这都是了不得。想要达到老和尚境界,很困难,先慢慢开始。从修地藏经开始,修福德开始。福德具足了,生命就会慢慢灿烂。

去看法华经,佛给阿罗汉授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净土,而且国土庄严,男女充满。好比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而且眷属具足,都是以万计。那时如何修来的。都是因地时发菩提心修来的。那要修行,就要从地藏经,脚踏实地,慢慢培养福报,智慧开始。福报小,愿力小,那国土也小,眷属也少,也没有那么庄严。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内心       富贵和庄严)(五明学佛网:内心       富贵和庄严)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雪漠:保持清醒,倾听内心的声音 

 其它法师:内心深处的,停、瘀、堵、滞,是诸病之源,癌症之 

 传喜法师:重在内心的觉悟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六、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五、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四、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三、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二、 

 感悟人生 第七讲 从内心深处寻找苦乐源头 一、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白云禅师: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