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日期:2014/11/7 16: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他不一定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捞到一官半职,但也不一定是境界很低的人。境界于权势无涉,于财富无涉,要达到较高的境界,只能依靠做人的品格和毕生的修为。

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在人的生物本能范畴内求解人生的意义,功利境界是在物质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义。这两个境界是低层次的。较高的是道德境界,它是在利他的原则下求解人生的意义。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它是在宇宙的范畴内求解人生的意义。

冯先生常用“楚王遗弓”的故事诠释他的“境界”说。相传楚王把弓弄丢了,他手下的人急着去找。楚王说,别找了,这把弓丢在楚国境内,楚国任何人捡到了,也就不算丢。有人认为楚王这样做体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可是孔子却对楚王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楚王的弓丢了,不仅楚国人捡到了不算丢,天下人捡到了都不算丢,这样做境界就更高了。但是冯先生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丢失在宇宙中的弓,即使没有一个人找到,也不能算丢,从宇宙的观点看,只要是一种存在,就无所谓“丢失”。由此可见,对于“楚王遗弓”这件事,楚王手下是功利境界,楚王本人和孔子是道德境界,冯先生的解释则是天地境界。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境界是有高下之分的。有的境界可以生而拥有,有的境界则需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有的甚至需要人们毕其一生的光阴去追求,去修为。儒家把人生的使命归纳为修齐治平,第一位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之根,修身是做事之本,修身是处世之基。人生境界就好象一座高山。境界低下的人停留在山脚下,一部分人努力攀登,来到半山腰。而能达到山顶欣赏无限风光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低的境界易于达到,而高的境界不易实现。王安石说:“夫夷亦近,则游者众,险亦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做人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事业上取得成就,还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我们都应该向最高的境界攀登,虽不能之,但至少要心想往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生       境界)(五明学佛网:人生       境界)  

 仁焕法师:人生的健康和财富 

 仁焕法师:人生修养对家庭的影响 

 杨笑天教授:《赵朴初遗偈》的佛教境界——纪念赵朴初逝世5 

 觉明法师:觉明禅师与当代青少年对话 人生篇 

 华方田教授: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人生 

 仁焕法师:以善根福德圆满人生 

 圣旭法师:人生如梦 

 韩焕忠博士:佛教的人生观 

 仁焕法师:保障人生的方案 

 刘元春教授:信愿行:完美人生之路——重读《<阿弥陀经>宗 

 仁焕法师:人生的本分(二) 

 仁焕法师:人生的本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