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稣到底是谁?一些法师都认为耶稣是一位伟大的菩萨,想请教法师,从《圣经》的一些事相上分析,耶稣的阶位如何? 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基督教和佛教接触时相互不理解而发生争执的情况,作为正信的佛子,应该怎么看待基督教或天主教,怎么处理好与对方的关系呢? 感谢法师的开示! 妙莲法师: ①对于耶酥是不是菩萨以及阶位如何的问题,做为薄地凡夫的我实在是无从回答。因为认定某人是菩萨否以及属何阶位的方法,大致说来可有两种: 一、依据可靠的经论教证以及大成就者们的授记,这种方式对于判定耶酥的阶位显然应用不上,因为三藏十二部及祖师大德的教言中均未提及耶酥阶位的问题。 二、依靠自己的修证功德,比如要判定某人是否是一地菩萨时,要求判定者必须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才可以。当谈到这种方法时,对于菩萨道的任何凡圣阶位,连边边都沾不上的我,又怎能有资格和能力从事相上分析耶酥的阶位呢?所以对此问题我只能是深表歉意,无法回答。 ②做为正信的佛子,对一切事物都应当以济世利人的心态来看待。在与外教徒接触的过程中,只要不违背佛法的原则,交流任何事情时都要尽量做到谦逊礼让、包容含忍。尤其是牵涉到一己私利的时候,更要做到利从于他、衰归于己。 与外教徒接触时,双方都非常敏感的一个焦点就是各自不同的信仰。对于这个问题,排斥、攻击对方的信仰,以及对时节因缘不做任何观察,总是急欲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对方的心相续中,这两种做法对于正信佛子来说都是不可取的。应当是在智慧和慈悲的摄持下,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接触过程中,虽然尽量用自己身口意的行为温暖、感化对方,但从不强求对方改信自己的信仰。心里要这样想:即使对方改变信仰的因缘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成熟,那也不要紧,我对他的慈行善举还是依然如故,哪怕用一生的时间与他仅仅结个善缘也好。如果对方对自己的信仰出现过激的排斥行为,并且暂时又无法令其缓和、改变,那要首先忏悔自己往昔所造的恶业,因为这种状况很有可能是由自己往昔所造的不善业而感召的。在此基础之上,从爱护对方的角度出发(避免对方缘自己造谤法等业),所以在身口方面暂时远离,但内心深处不可以有任何的舍弃,要再再发愿只要因缘成熟,一定要度化他皈依我佛,乃至圆成正觉。 总之,做为正信佛子在与外教徒及其他世人接触时,要尽己所能令他人最大限度地体会到:真正信仰佛法的人在为人处事时大度豁达却不粗疏轻率;在接人待物时谦逊有礼却不自卑自贱;在遭受损恼时安忍柔顺却不懦弱怯畏,而且虽然喜欢寂静清修但并不消极避世。这样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向世人彰显佛法的精彩,从而令三宝隆安、四方皈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