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业力看命运改造
人们在遭遇到不幸时,就会呼天抢地,觉得上苍对他很不公平:别人有钱我贫穷;我努力工作还失业;我年纪轻轻,怎么就得了癌症?内心不时的怨天尤人。佛弟子不会对业报差别感到不公平,是因为佛法是站在三世上看前因后果,了解从过去到现在的业报运作,了解「事出必有因」,找出现在业果形成的原理与原因,才能依于原理进行改造。犹如搬东西时,若是错误的姿势,就会造成受伤;找出错误的姿势,才能驱驾机能:找出过去的错误心念,才能正确的、根本的改造自己不幸的业力,并转为光明的未来。
命由心造,所以要了解命运,就要先了解心的不思议的功能。今天认识了你,心就有了熟识的概念,并且自然的储存了这个概念;或者看了书,记忆了知识,心都能把这些概念储存起来:心有着储存的功能,称为「能藏」的功能;心是无形无相,我们要找心,怎么找也找不到,认识与知识记忆要存藏在那里呢?也因为心是无形无相,所以储存的量,也是无穷无尽,犹如无限制的硬盘空间,称为心有「所藏」功能;几十年前的老朋友相见,还记得当时的一切,能把过去一切身、语、意的造作意识执持不失,一切善恶种子执持不失,称为心有「执藏」的功能。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心,唯识学称「阿赖耶识」。古人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不会随着色身死亡而消失,未来世因缘聚会时,这个善恶业就会随缘浮现,也注定了命运中的福业与恶业。
善业现前时:工作顺心,广纳财源,乃至于富贵两全,这些都是过去世的善业所带来的福业;恶业现前时:有人生长在战乱时代,流离失所;有人遇上经济萧条时局,有人找不到工作而失业;有人生来就疾病缠身。娑婆是苦多乐少的世界,所以在人生旅程上,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我们投生于娑婆,也表示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力,是恶多善少。当然,发愿生生世世在娑婆普度众生的菩萨是例外,菩萨是乘愿力来的,不是由业力受报而生。
人的命运顺意或坎坷,皆由善恶业在主导,善恶业由身、语、意所造作出来:所以要改变命运,就要从检视自己的行为、语言与心念来下手,才是根本!有人为钱财而杀人或抢劫,是由身体造作恶业;有人担任义工,指挥交通、服务病人,则是身体造作善业;骂三字经、挑拨是非、欺骗的谎言,是造语言恶业;赞美、鼓励、说法,则是语言善业。
「意业」影响最为深远:要打人前,意念最先启动;发愿行善,也是先由意念生起,而后才有语言与身体力行。「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起心动念,都在增进福德与智慧;众生的心念,却是随顺着贪、瞋、痴在流转。意念会依于思想、观念的方向生起善恶念,所以八正道以「正见」为首:人生观的知见错了,身业、口业与意业就随之而错。比如:有了「生命是为了享乐而存在」的邪见,他的言行就一定是自私的,也会处处作出伤害他人的恶业行为;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这种知见的人,他必定会有着善业与善报:命运的好坏差别,就这样产生!
《大乘起信论》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唯识学则说︰「三界唯心」,福业由心造,恶业也由心造:一切业力皆由「心」所生。「力」有著作用的方向,把石头掷向东方,就有力量把石头推向东方,石头不会往西方去,这即是《阿含经》所说︰「此生故彼生」;也是「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的基本法则。今生长得庄严或丑陋,乃至富贵贫贱,都是由过去的业力,延伸到今世;未来的你,也是由现在的你来决定这业力的方向与力量。
我们未来的命运,全由自己掌控,要如何改变自己的未来命运,全在当下的念!要怎么改变?首先,要先觉察到自己心念起灭:自己生起了什么心?现杀生心念者,有短命因缘;慈心爱护有情者,种下长寿因;打骂有情、恼乱父母、圣贤者,结下多病因缘;常施良药,当有健康福报;常行布施,后世有富贵;悭贪是贫穷因;憍慢心态,注定了卑贱果报;生起学佛心志,业力就往成佛方向去。未来是福是祸、是凡是圣,都在当下一念决定,命运就在当下一念决定!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观念与命运,只能让别人感动,而后别人愿意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与习性。佛菩萨也无法直接改变你的业因,但是佛菩萨有不思议的智慧,让众生自己改变「心念」,而后改变「业因」。比如经云:「至心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心念在造罪业的时候,恶业的力量非常强大,当下念佛一声时,心念当下由恶念反转为善念,业力当下反转,所以说有「罪灭河沙」的力量,命运就当下反转。
佛陀有三不能,其一是定业不能转,比如:你依业力生于世间,就无法改变面对五浊世间的事实。比如已造成不可改变的残疾定业,天生四肢不全,佛陀也无法改变这业力。佛陀时代,佛弟子有失聪、有失去舌味功能。就像阿那律的失明,佛陀还曾亲身为阿那律穿针,佛陀只能教尊者自证天眼,无法改变肉眼失明这一事实。
人性喜爱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很多人不愿意检点自己的错误言行与心念,来彻底改变业力,只想借助外力的咒术、法术,或崇拜不知名的神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它的结果,当犹如现今的卡奴,以卡债养卡债,最终将一贫如洗。
我们的业因要靠自己的心念去改变,要时时省察心念,有过则改;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根本性的扭转自己的业力。外在的体质与环境,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自主的改变「心」,我们若能坚决不随顺不良习性,扭转业力,命相士就判不准你的未来命运。养成慈悲心、众善奉行、利乐有情,命运扭转之权,就操之在我。若只是求神问卜,不去了解命运的原理,不去了解前因后果,要改造命运,就变成本末颠倒了。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说:「佛非手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佛陀虽然福德与智慧圆满,但是无法直接消除你的罪业种子,也无法帮你做功德、帮你修行,只能帮你指明走向解脱的路,让你结下改变的因缘,由自己来扭转命运。
今生长得不庄严并不可悲,只要生起恭敬心,常礼敬佛菩萨,对一切有情生起敬重心,庄严就会由心造,以「相由心生」,内在的庄严气质,一旦显现出来,外相也会随之改变。可怕的是觉察不到内心的憍慢、自大习性,让「习气」来主导你的命运。
善恶种子都由因缘所生,缘起法则与命运之间息息相关,亦即「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然而,同样的因缘,会依于心念的力量大小而有差别。比如打人时,若是因为生气而打人,与一心要打死他,同样的打人,会因心念不同,业报差别就大大不同;又如当学校的指挥交通义工,一个满心希望这所学校的学生,能安全的上、下学,一个生起一切有情都能有个安全顺畅的交通,二者的福业就会因为心力差别而不同。心量越大、愿力越大,福德、功德就越大。
圣者没有自我主观,他在帮助别人时,心中没有所谓回报的念头;也没有觉得自己在做善事;也没有人我分立:没有你发生困难,有我在帮你;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所以他就去帮忙,能至心施舍物质,没有求回报心:亦即没有施者、没有受施者,也没在意所施的物质,佛法称为「三轮体空」。圣者只是尽所能的助人,所以业果必然是善果,但是心念没有善恶的痕迹,也就超出了善恶业的束缚,超越了命运的法则,因此命理对圣者皆批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