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从来没有吃亏事


   日期:2015/2/4 13: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道一定是反过来的。凡夫多,圣人少,因为凡夫是顺着自己的习气,而圣人是反过来。比如说,每个人都怕吃亏,不怕浪费。我们要反过来,怕浪费,不怕吃亏。

很多人,给自己吃多少,用多少,怎么浪费,都心安理得。但要是被人占用一点便宜,就不舒服,就觉得吃亏了。做生意希望一本万利,找对象也要去掂量对方,配不配上自己。这就是怕吃亏。

先说浪费的事情。老子说的,人重奇货。就是奇怪的东西,比如艺术品,古董,乃至珍珠玛瑙这些宝贵的,都是奇货。天下人都重奇货时,会怎么样呢,就是让刀盗贼起来了。看到这个东西,物品很小,价值却连城,人们就想着去偷盗了。我见过寿山石雕的,他雕刻的艺术品,通通放进银行保险柜,藏起来,每个月交给银行保管金,要用时,再去银行取,因为放在家里不安全。

人要是有贵重物品时,真是心惊胆战。就是因为东西太贵重了。包括学佛后,也是如此。很多人会拿着一串佛珠,说沉香,檀香,价格好几万,甚至几十万。然后就变成把玩这些。说实话,现在人担心的东西,真多,因为执着的,想要拥有的,就很多。所以我身上从来不带东西,坦坦荡荡,比较舒服。古人说的,古董都是后来先去。就是最后才有,有钱后,就想到买古董来装饰一下,先去就是说没钱时,先卖古董。

人为什么会执着金银财宝,甚至是古董,几万几十万。然后叫做艺术。我想,这些也是很大的浪费。因为人头脑有一种虫子,叫做上尸虫,它越多,人就越贪这个金银一块。甚至很多人学佛人,也不例外啊,自己要小心啊。你看虚云老和尚,人家送给他什么好东西,他通通送人,一个不留,这个是实在洒脱,就没有痛苦。以前有个金碧峰祖师,他修到了什么都不要,就是一个皇帝送的紫金钵,放不下,结果被无常鬼抓住了。后来,就把紫金钵摔掉了,就解脱了。

很多人说,放下,我想要放下对珠宝,佛珠,字画,这些看起来很名贵的东西的执着。甚至你的手机。我的手机就是三百元的诺基亚的,耐用,辐射小,充电时间用的久。万物非我所有,乃我所用嘛。我最喜欢的,应该是书。从小很节省钱,多余的都用来买书,书最多,现在把书也放下了,不要成为藏书家了。内心就舒服很多了。

你看禅师,走到哪里都很洒脱,只要生活用品就可以了。这个就是要修行的境界了。人对物质的执着,也是很可怕的。比如你家人收藏一个玉观音,价值十万元,你觉得很值得。其实,真正值得,是造大玉观音,给大家去礼拜,才是值得啊。

买古董,几万元都去买,觉得很值得。但去买菜,就会讨价还价,这个心态是不正确的。修行人要朴素一点,吃的用的,自己可以省吃俭用,修行人要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但对别人,一定要大方一点,这样子福报就会越来越大。

修行人要洒脱,就要放下三样,第一是面子,第二是虚荣,第三是喜好。这些都是障碍。弘一大师说过,字因人弘,而不是人因字弘。一个东西有价值,是因为人的品格。像星云大师,他的字写的如何,严谨按照字体来讲,不好评价。但是,字因人弘。再比如宋体,是谁发明的,是秦桧,他是宰相。他发明的字体虽然好,但人家都不愿意称他的名字,而叫做宋体。

真修行,不要怕吃亏。你能多给别人,证明你的富有。所以做生意,不要想一本万利。生意是什么?是流通物品,沟通有无。不是从中谋取暴利。有时候,你得到了,但却亏了天道啊。

不要浪费,购买那些奇货,也是浪费的一种方式。古德说的,寺院以旧为庄严。旧不是破烂,旧代表时间长久,而且坚固耐用,也代表平淡朴实。这个也是庄严的。这也是人生的境界。

天道是公平的,他的无情,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就是私心。有人说,我老公以前爱我,现在变心了。其实不是。他爱你,是因为你曾经对他有恩,他来报恩。等恩报完了,你再让他爱你,他也做不到。

人总想着别人对我好,对我有利益。一定要明白天道的无情,就是不可能的。能量是守恒的。你的善缘,都是曾经你帮助过的,有恩过的人。曾经有付出,以后才有收获。这也是天道的公平。

如果你给了别人多了,以后就会还给你。有的人做什么事情,别人都愿意帮助他。就是因为他曾经帮助过人,这辈子他们来还恩情了。世界上拥有没有吃亏的事情。

也有的人,占用了别人很多钱,结果那个人就投胎,去做他的孩子,浪费他的,还不孝顺。这也是天道为了平衡人。不要怕吃亏,多给人一些,路就会越广大。但不要浪费,一浪费了,福报就少了。给了别人,天道会还给你的。像范仲淹,都是先给了别人的,而天道再还给他的。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间       吃亏事)(五明学佛网:人间       吃亏事)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吕有祥教授:佛教使命与人间佛教的杰出践行者——真禅大师圆 

 华方田教授: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简论慈航法师的三大理 

 仁焕法师:走人间佛教之路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仁焕法师:走人间佛教之路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精神 

 仁焕法师:坚持走人间佛教之路 

 仁焕法师:人间佛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