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要收获什么就先栽种什么


   日期:2015/3/20 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讲“良性的业”。“业”一般可以分成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前已经很详细地解说了业的作用,这里我想再补充一些,就是关于良性的业。什么叫“良性的业”?首先我们再回忆一下什么是业,业就是对于你的所做所为、所言所行的一种回应,这个叫做业,或者叫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种什么瓜苗就得什么瓜,这个就是业的功用。 

在我们了解了业的这个作用之后,我们也可以善加运用这个特性,以方便或者促进我们在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生活状态,怎么说呢?就是当你希望获得善意的对待的时候,首先要先释出你的善意,这是基本的要件。 

但是你也会说:“有啊!我对別人都很好呀,但是我还是受到恶意的打击!”,那我要告诉你,就是这种你认为的恶意的打击,其实也不一定是恶意,第一它可能是来自于你过去造作的业所起的反应;第二它可能是源自于一种更高的善意。什么呢?就是用一种比较强烈的方式去影响你、刺激你,让你走向正道,让你对人生产生出离感,这是一种看起来是不好,但是实际上是出于更高的善,是协助你。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第一种情况,你应该很高兴,因为你过去所欠下的该清还的,你已经经由这样的活动当中加以清偿了,于是,在你接下来的日子当中,就毋需再为了这些事情烦恼,这些事情也不会羁绊你。如果是第二种,那就更好,所以,要常常养成一种习惯,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陷落在一种自艾自怜的情绪当中难以自拔,可是只要一转念,世界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你的眼前。 

这样,我们了解了这个业的作用之后,再接着想如何能善用这样的业力的法则?所以,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要別人对你友善,当然要先释出你的友善,要想……就先……,也就是,你可以应用这个法则,为你自己创造出一个你想要的人生,反之亦然!你一天到晚抱怨,你就在为你自己创造出不断接受抱怨的人生;你一天到晚生气,你就是在为自己创造別人不断对你生气的人生,就是这样。 

但是这样其实只是一种假性,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这种状态,还应该继续去超脫,人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万象还是万象,但是它们对你的意义不一样了,你看待的观点不同了,那么境就随心转。所以,良性的业(即善业)只是帮助我们提升的一个方便的法门,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将来你会明确地体验到这样的事实。 

我在这里向你讲解,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学习一阵子,讲过的主题你要把它拿出来复习,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去思考它、练习它,最终把它融入在你生命的深处,变成你无需思考就能依法实施的状态,久而久之,你自然就能达到所谓的开悟,至少,能让你翻腾汹涌的心绪,平息到一定的程度,今天就讲到这里,再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收获       栽种)(五明学佛网:收获       栽种)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2章 灵性生活的周期  

 宽运法师:努力耕耘 欢喜收获──佛说耕心田之法 

 蔡礼旭老师:从事教育的人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开愿法师: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宽运法师:把挫折当作磨刀石──自食其力 必有收获 

 诵1700遍楞严咒的收获与感悟 

 弥勒佛圣诞 大年初一,收获美好、圆满、幸福的新年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悟道法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到最后果报它就自然现前 

 坚持放生数年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情,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禅七究竟会​获得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