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要批评人时,先咬住舌头


   日期:2015/3/26 16: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此病根深蒂固,非常顽固难除。唯一的办法,就是遇境逢缘不起嗔恨心,不起贡高我慢心,不起指责抱怨心,不起批评是非心。要批评人,就要谈论对错,起了是非心了。面对一切,我们都要练习「不可说」「不可说」。

  学会止语,就能不造口业。是非只因多开口嘛!「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这个状态就是「道」。我们坚守这个道,就是坚守生命的底线。批评人就会伤人,伤人就是伤己。如果不是圣人,还真难做到「咬住舌头」。所以,真正的菩萨一定是会闭住这个嘴的。止语,不是到了道场,到了寺院,到了公共场合应该做到,而是在生活的一切场合,一切时段,都要止住这个口,不造口业,就是大菩萨呢!

  咬住舌头这个功夫练得好,我们就能得到身心两方面的益处,修学佛法就会突飞勐进,一日千里。我们就是一个有智慧、有觉悟的大乘修行者。我们不是做老好人,不是见到非法的事情不制止。不要领会错了佛法的旨意。而是换了一副心态来理智地、慈悲地处理事情。

  《金刚经》说:「是诸众生,无復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香海禅寺《日诵警策文》裡面,提出「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其根据就是以上佛陀所谆谆教诲我们的解脱之法。这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不论起什么样的心思,动什么样的念头,都要远离诸相,即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说,当我们要批评人时,肯定地说,我们是执着那个人相了,同时就又执着一个我相了,还一个是法相,我们也就执着了。因为,我们之所以要批评别人 ,就是看到别人某些地方不如法嘛,而自认为自己是如法的,于是,在执着法相上面,陷入到无名和迷惑裡面,这样,通过批评别人,我们往往遭罪不小。

  每当我们觉知自心要起心动念批评别人时候,就要首先觉知自己心中那个「私我」的存在,立即远离这个我相。同时,也要放下别人这个人相。我们如果没有我,没有别人,批评因何而起呢?如此一来,这个批评别人的事情,就会自生自灭了。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生灭法,只要我们不执着它,它生灭得就非常迅速,那是超出我们固有的想象之快,它就过去了。

  我们要主动去承担责任,说:「一定是我的错。」并且真的要这样想,是自己的不如法,使得别人产生出来扭曲的言行,理智地修行自己,是说明我们懂得佛法「依报围绕正报转」这个浅显的道理了。也就是我们碰到不好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的修行不够好,是自己的业障和业力所致。所以我们不能往外面去抱怨和批评别人。记住:「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批评       舌头)(五明学佛网:批评       舌头)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7章 为魔鬼命名 批评 

 周齐教授:批评的应注意合理性 被批的应积极面对 

 传喜法师:舌头舍利的启示 

 被批评或被骂时要怎样修行? 

 净土法门法师:比较里面有浓厚批评的意思在里头,恭敬心没有 

 呷绒多吉上师:能当面给予批评、指出缺点的人才是真正需要珍 

 呷绒多吉上师:能当面给予批评、指出缺点的人才是真正需要珍 

 净土法门法师:看到不如法的人和事,不要放在心上,最好不要 

 弘一法师的自我批评 

 广钦老和尚:看经要能解意,得到一点知解便拿来批评他人,便 

 圣严法师:俗人能任意批评僧人所做​“不如法” 

 嘎玛仁波切:孩子做了坏事被老师批评,父母怎么做对孩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