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蔡礼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
|
||
在《中庸》裡有一段话,「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就是你希望儿子怎么孝顺你,你先依这标準去孝顺你爸爸,而自己也是儿子,做不到。「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弟弟,你要对我怎样怎样才可以;自己也是弟弟,对哥哥做不到。「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对下属,你们应该对我怎么尽忠;结果以这个标準衡量一下,我对我的领导也做不到。 自己做不到就先要求别人,这个人家接受不了。所以恕道是推己及人,你自己都不愿意了,人家怎么接受得了?所以不能要求人,自己先做到最重要。道家《太上感应篇》说「正己化人」,正己了自然感化别人,而不是去要求别人。 《中庸》还有一句,「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我们希望朋友怎么对我好,首先这个要求先去对其他的朋友,做得到吗?这个恕道,确实对我们处世待人是很好的一个提醒。我们现在读了《中庸》这一段话,我们很冷静一点,只要你对任何人有要求,马上问自己:我那个要求我自己做到没有?要要求儿子了,突然我要求儿子好好读书,我好好读书没有?我要求孩子要孝顺,我孝顺没有? 从事教学的人、为人父母者、或者为人领导者,常常是讲给别人听。但是也要很冷静,得要自己真正去做好,不然所讲的道理都成反效果,都成人家的怨,就不好了。《论语》当中有讲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是要求自己,小人才是去指责、要求别人,这个话都是非常恳切的来劝我们,君子、小人就在我们的心态,就在我们的一念之差。 恭录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11/7/3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