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


   日期:2015/3/27 22: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夫子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见到一个人的优点,就肯定他这个优点,没有把他的缺点或者以前做错的事,变成成见放在心上,不会。这个叫厚道,这个叫给人信心。“看人要看后半段,浪子回头金不换”。假如人家以前做错,都不给人家机会,断人的后路,这个叫刻薄。一直贬低他、否定他,很可能他会狗急跳墙、破罐子破摔,他可能会自甘堕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完全否定人造成的。 

所以光是一个信任人的眼神跟否定人的眼神,那给人的感受是天壤之别。所以看人可不可以积功累德?看人的这种态度、眼神,假如对人都是信任,光是看别人就给人家信心了,积功累德。假如看人就是怀疑、否定,“哼,不行”,那个眼光扫过去让人家都得内伤,这个叫造孽啦。我们修学的路上,改一个习惯都有反复,所以用一个东西也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所以人真正经历过,修身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将军可以不怕死,你叫他不要喝酒,要他的命;叫他别发脾气,他受不了;让他改习气不容易。改习气就好像一层皮,这样一层一层撕下来,都有这个痛苦的过程,但撕下来了,身心就轻安自在了,不做习性的奴隶了。 

曾子讲到夫子的行持,“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很容易可以转变对别人的一个看法,不会形成成见。你真的改过了,他非常肯定、随喜你。另外这个“易事”,很容易相处、很容易侍奉,给人家如沐春风。假如我们处处对人都有看法、成见,无形当中就给对方压力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恶       是非)(五明学佛网:善恶       是非)  

 沈海燕教授:烦恼即菩提——天台善恶相即的理论 

 陈坚教授:贝施特和智顗论“恶”的宗教价值——兼谈宗教中的 

 陈坚教授:佛教解脱论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圣旭法师:善恶的标准 

 道坚法师:佛教是非盈利单位,因而不需要竞争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2 佛教是非 

 杨维中教授: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 

 蔡礼旭老师:不去跟人家搞是是非非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你真的知道吗?看佛教是怎样定义善恶行 

 业露华:中国佛教的善恶观 

 侯松蔚教授: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