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时候能克服习气就得受用了,得受用就叫菩萨


   日期:2015/4/18 17: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可是我们在现前,是能照,但是照的能量很薄弱,敌不过习气。敌不过习气发生什么状况?叫明知故犯。譬如知道万法皆空,心里还是贪得患失,这就是习气,敌不过习气。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要产生警觉,时时刻刻有警觉心,要认真努力精进,什么时候能克服习气就得受用了;得受用就叫菩萨,就不叫凡夫。譬如修六度,修六度真正能够把贪瞋痴慢疑断掉,这就是菩萨,它起作用了。我们也修六度,修六度不但不能断贪瞋痴慢疑,还很可能增长贪瞋痴慢疑。这修了干什么用?有用,修得人天福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管用。菩萨修六度是功德,凡夫修六度是福德,福德在六道里头享受。只要有福,到哪一道都享福,除了阿鼻地狱,那是一点福报都没有,那是造极重的罪业。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0集)  2012/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00

妄心分别有者,情计谓有,实在没有,情,虚情假意,没有真的;真的,在佛法叫慈悲。为什么?它里头有真诚、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这是真的。情里头没有,情里面只有分别、执著,这叫情计。而事实上呢?事实上,有即不有,故云一切空无性,一定要知道,一定要常作如是观,放不下的自然也放下了。放不下,情计!不是事实。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人就叫佛,就叫菩萨;不了解叫凡夫,明白了放不下,还是凡夫。万物,万事万物总要记住,相有性无,没有体性;事有理无,一定要晓得,当体即空。《般若经》上总结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诸位常常念的《心经》,最后总结,「无智亦无得」,要常常记住你才会彻底放下。我们烦恼习气重,彻底没有法子放下,能放下多少你就放下多少;放下总比放不下好,这是肯定的,你放下的愈多愈好。

修行没有别的,就是天天在练习放下,我今天比昨天又多放下一点,你的功夫进步了。可是初学的人一定要知道,功夫总是进进退退。今天这个经听得不错,是要放下,放下了;明天又忘掉了,控制、占有的念头又起来,总是在拉锯战。行,这就叫做修行,理智跟烦恼在斗争。现在这个斗争,烦恼常常占上风,理智常常吃亏。可是你要有信心,烦恼是假的,不是真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你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总有一天我们能够战胜烦恼,克服习气,你要有这个信心,它不是真的,真的那断不了,不是真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被烦恼降伏住?是因为我们智慧不足,我们对於万法的实相(就是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这个我们要相信。我们大乘经读得不少,常常有警觉心起来;没有闻大乘教的,他是决定不会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会自觉,从这个地方就看出来。我为什么能够有这个觉悟的念头?经读得多。为什么这个境界若有若无?有时候提起来,有时候又迷。是我们对於万物真相了解得不够透彻,就这么个道理。那经就是要天天读,「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古人讲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要想想,我有没有读够千遍?没有!那就难怪,难怪你在菩提道上进进退退,大多数的人进得少,退得多。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四五卷)  2004/11/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1345

老法师:开吉法师的报告,看到的是很有进步了,能不能真有成就,完全在是不是能够克服习气,关键在此地。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时时刻刻都在考验自己,如果我们关关都顺利通过,提升就很快;如果心里面还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著,这就是会造成自己最大的障碍,也是严重的伤害,所以一定要自己勉励自己。同学当中,报告里头有很好的建议,有很好的体会,我们都应该记住学习,要掌握住净宗枢纽,一部经一句佛号永远不退。...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刘素云老师、开吉法师、开定法师  (第六十集)  2014/7/17  台湾台南极乐寺  档名:02-042-006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克服习气       菩萨)(五明学佛网:克服习气       菩萨)  

 仁焕法师:五大菩萨精神 

 严耀中教授: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一个标识――关于唐宋文献中“ 

 吕有祥教授:略说弥勒菩萨中国化及其精神内涵 

 感恩菩萨满了我的愿,我帮丈夫求了个好岗位 

 韩廷杰教授: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华方田教授: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仁焕法师:什么是菩萨和鬼 

 观世音菩萨真地帮我接走了胎儿 

 仁焕法师:如何与天地佛菩萨沟通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地藏菩萨是我们的榜样 

 仁焕法师:有求必应的佛菩萨 

 李尚全教授:“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