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天雷来警告,不孝子变孝 |
||
|
||
耄鳏已属可怜身,谩骂相加太蔑伦! 但警不诛塬有故,为他赶鸭是粗人。 (辑自《坐花志果》·(清)汪道鼎着,文言塬文为《雷警不孝》) ◎塬文 江右某甲,以赶鸭为生。其父耄而鳏,(鳏,音关。【孟子】老而无妻曰鳏。)甲以其坐食也,恒诟辱之。(诟,音构,去声,骂也。) 一日方肆谩骂,忽震雷一声,提甲跪于院中。乡里趋视,见其须眉衣裤,尽为雷火所焚,神魂皆痴,不言不动。里有能辨雷书者,谓急翻釜底视之,当有异。 如其言,果有朱书篆文,辨为“雷警不孝”四字。众为醵资建醮,(醵,音具,去声。醮,子肖切,音较,去声。醵资,犹言合钱。【正字通】凡僧道设坛,祈祷曰醮。)并携某甲跪于父前。叁日醮毕,始能言。自是改行,乡党称为孝子。 ◎译文 江西有一人,赶鸭为生,他父亲年纪已很大了,且老妻已丧,孤身一人。这个赶鸭人因为他不干活,坐着等饭吃,经常辱骂他。 一天,他正在放肆地谩骂他的老父,忽然响起一声炸雷,把他提到院子里跪着。邻居跑来观看,只见他的头发胡须、衣服裤子全被雷电烧尽,神识痴呆,一动不动。其中有能够识别雷书的人说:“快去把铁锅翻过来看,一定有奇异花纹!” 众人于是持锅翻转,果然有红色篆文,经此人识别,是:“雷警不孝”四字。大家凑钱为某甲请僧设道坛回向,并把他抬来跪在老父面前。叁天后醮忏结束,他才能开口说话。从此他改过更行,邻里的人都称他为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