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皈依与发心


   日期:2010/3/2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皈依就是发心,发心就是皈依。皈依有三种,我们一般是皈依自己,也就是皈依自己的烦恼,贪、嗔、痴三毒。第二个层面是皈依佛、法、僧;正皈依是法,佛法无边。

一般人皈依后,依照业果抉择人生,止恶存善,自然而然,问题就得到解决,多做善行少做恶,困难都能得到解决,解决不了,说明这条没做好,做好了人际关系、福都有了,做善业有福报,没有福报,做什么都不赚钱;有福报了,做什么都赚钱。

中等人,不求人天福报,求超脱轮回,解脱生死,这就是皈依三宝后,还要皈依自性三宝,正、净、觉,佛是觉悟,觉与迷相对,觉不迷,迷不觉,觉悟破我执,四大假合,五蕴有人形,本质是没有,这一生是男人,下一生是女人,上天下地狱,变来变去,有我可以做主,我们经常不能做主,怎么做主呢?因缘果报,无常变化,如是因如是果,觉悟无我;真的皈依佛,外佛礼敬,内佛时刻皈依;皈依佛,怎么皈依,戒、定、慧。戒,按因果行持,内为觉照,外依因果,什么都是因果。定,内心不乱为定,外离相,谓之禅,觉照才能安祥,时时刻刻正知、正念、正行,如何培养定要,要树立正知见,要专注,有利于培养定力,用佛法认识,正知而行,时刻正知,正知生正念,正念导正行,知道当下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不是又忘记了。时刻觉照才会安祥、喜悦,散乱就会生病;正念,发现不对、跑了,拉回来,正行就出来了,外在事相来于正念;乱,就是不正行,不知道,就是不正知;根据内心改变周围,环境在内心中。慢慢戒做下,密护根门,就是戒,慢慢有智慧,不要着急,静下来,定下来产生智慧;由静生定,由定而虑,由虑而得;心静,安住当下,定中思惟,头脑清晰,产生智慧,怎么安,要有禅,对外境,心能离开那个形象,凡夫着像,把心拉出来;比如你听声音不好听,告诉自己声音外相不好听,听话的内涵,说的话颠三倒四,有没有一句可取,从相上拉开这样安心。心不要执事相忙乱,急,不要着相,着急就糊涂;安住就随缘,放下,随顺缘起,现在开会,其他事不提,放下,心安住当下。看看是不是听懂,每讲能想到智慧去。

上等人,是发菩提心,皈依三宝,有两种,世俗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另一种是开悟。

世俗菩提心是什么,菩提是觉,内心是从世俗谛上讲,成佛为利有情,菩萨要大觉,一切众生都是幻化,一切世界都是幻化,大觉,意思追求觉悟、空,为了众生,比如为了让法会所有人都觉悟,我来觉悟,要努力早觉悟,这是对开悟的追求;发愿,发这种心后要修行,开悟见无我法性,心法才相应,在这中间是修行时期;《金刚经》中说“菩萨发菩提心,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

发心走大乘道,众生都能成佛,降伏其心,不能执着这个相,内心少烦恼就好,这个是在正念,应该明白自性佛、法、僧三宝,现在觉悟不为自己,为利众生,多思惟,才能相应,这一天,提醒自己觉照、觉察。

在法会中做义工,成佛是宗旨,但那是个漫长的过程,一时还见不到结果,眼下对个人的生命有哪些改变呢?

刚刚20岁的马天翼,已经在法会做了两年多的义工,这次法会是法务部部长;法务部在历次法会中属于大部,要承担场地布置,秩序维护等,这次法会因为是春节,能全程参加的人不多,结果两个组六个人,硬是把一场十多天法会,给做圆满了,所有的人都身兼双职,布置完场地,又站到外边去维持秩序;刚来寺里时,才17岁,那个时候他基本不上课,就在网吧上网,来寺里做义工,年长的师兄,提醒他要成熟稳重,现在锻炼的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还有的义工说自己在做事中,容易观过看别人的过失;也有的对自己信心不足,被同行硬推了上来,感觉自己的承担、成长,是被周围的人“逼”着的,要靠自己可能根本走不上来。

法师针对各人的情况,又分别给予开示;对心不安住的,给开示:有困难,是提升的机会,不要离开师、法、友,要做不退心菩萨,不是别人拉着你,不让你退,是你自己不退,慢慢真的不退。

对观过的则是:心要能内能外,能放能收,观过没关系,对什么观过,就去做什么,比如对法师观过,觉得这个法师讲的不好,下次就会让你来讲。

没有信心的:最主要是培养信心,有信心,会去学,愿意改就能改过来,心力从哪来,从信心,有信心有愿望,实际造业是动机,承担事相要与发心匹配,不够时,提起心发愿,愿力强就过关了,愿力就是业力,发愿主动把握动力;有愿力有业力,就有动力;慢心大,就反省,调一下;心力低,多随喜,提起来,要调的不高不低,中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皈依       发心)(五明学佛网:皈依       发心)  

 仁焕法师:发心与定位 

 仁焕法师:发心和随缘 

 仁焕法师:皈依三宝和皈命西方有何不同 

 仁焕法师:发心交命念佛 

 仁焕法师:皈依和皈命 

 陈士东居士:修学藏传佛教发心澄清宝珠论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九、初发心之功德——初发心菩萨功德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集体皈依的仙人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皈依的真义 

 宽运法师:发心之初 成佛有余──信心与学佛 

 艾雅·凯玛:皈依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三讲 解序分——发心求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