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18】


   日期:2015/8/23 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71、既然往生不必一心不乱,那可以一任随便吗?

  汝不察光意,遂谓一任随便。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使信愿真切,决不至泛泛然随便。一任随便,往生也就无分了。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汝不察光意,遂谓一任随便。眼前随便者,决非信愿真切之人。使信愿真切,决不至泛泛然随便。而均不得往生也。理本无障,因汝以无理为理,而自生障碍,又复尤谁。(《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07页 复温光熹居士书八)

  172、净宗行者为什么要切戒不接受佛力?

  一个人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藐视佛力,丧心病狂。净宗行者,所当切戒。

  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心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890页 净土指要)

  173、什么人能作真念佛人?怎样做才是真念佛人?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

  念佛人须知行住坐卧食语,无非自利利他之时。如是念佛之菩提心就会更为殊胜。其次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素戒杀做起;须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须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须将好体面的心完全放下。果能如是,方可谓为真念佛人。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29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

  随自意三昧,为上中下三根同修之行。念佛人虽不专以彼为主,亦不可不知。知此,则念佛之菩提心更为殊胜。以其知行住坐卧食语,无非自利利他之时也。然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素戒杀做起,则方为真念佛人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50页 复崇明黄玉如书)

  佛堂日课,即依现在所订规矩,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功。必须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能如是者,方为真念佛人。否则,如水泡石头,绝无心得。(《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31页 与明本师书)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胡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184页 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

  人各有所好,好空名者,必不注重实益。汝庶祖母,虽有数十年之修持,仍然一个俗汉,其于往生,恐难之又难矣。然此亦可为念佛人作顶门一针。必须将好体面的心,完全放下,方是真念佛人。(《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442页 复念佛居士书)

  174、一心念佛,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这样想对吗?

  胡说巴道,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千万不可依从,依之则往生无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无念,则何能感应道交。

  至于化三“一心念佛,誓生极乐,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至不生亦善,即是远离疑虑之心”,乃学宗、教家之说大话。汝若是法身大士,则此语方为实义。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说此话。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说此话,则是胡说巴道,自误误人,害岂有极。千万不可依从,依之则往生无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无念,则何能感应道交。其感应道交者,全由至诚恳切之决定念。证无念者,则可说此话。未证无念说此话,皆成东坡临终之误。可不哀哉,可不痛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52页 复周智茂居士书三)

  175、往生正因是什么?

  须信愿行具足。信之既深,则发愿必切。发愿既切,则行持必力。但念弥陀,莫加他法。真信切愿,执持名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心念耳听,字字句句,念得分明,听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

  念佛一门,须信愿行具足。信之既深,则发愿必切。发愿既切,则行持必力。但念弥陀,莫加他法。真信切愿,执持名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心念耳听,字字句句,念得分明,听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既以此法自行,必须又以此法化他,则化功归已,实为往生最胜资粮。惟当先劝自家父母兄弟妻子,以身为本,由亲而疏。(《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04页 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176、佛云众生皆有如来智慧,是否包括信愿行在内?

  如来智慧,无法不包。

  如来智慧,无法不包。在众生分上,只是理性而已。切勿错认。(《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51页 答周文珊居士问)

  177、要了生死,做到哪一点就足够了?

  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是则多亦归少,少亦归多。多少同为成就此事而已。则多不为多,少不为少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211页 复唯佛居士书)

  178、净土法门的修持法则是什么?

  净宗行人,常当如子忆母,一句佛号,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常当惭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

  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已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891页 净土指要)

  179、为什么要认清净土法门宗旨?

  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其大无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成始成终也。世之好高务胜者,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坠。自误误人,可不哀哉,可不痛哉。

  令友陈敦复夫妇,敦行孝友,复能笃信佛法,精修净业,洵为今时不多见之人。今欲皈依,并受五戒,必要认清净土法门宗旨,庶可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须知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于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则信愿求生之念毫无。虽名之曰念佛,实则与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张其辞曰,念实相佛。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彻大悟地位,以惑业未断,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彻者,更不须论。仗佛力,须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通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执其名,未证其实。西方之佛,无感不能有应。自心之佛,在因无有威德。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坠。而知识欲人以圆融见称,亦绝不肯作如是说。致如来以大慈悲心,欲令一切众生,现生即了生死,而依旧不能了。此生既不能了,将来或可能了,而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当居多数也。如真能识得此种利害,再息心看净土各经书,方知此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其大无外。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成始成终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九第283页复张纯一居士书)

  卷六 净土法门与深信因果

  180、何为因果?修净土者为什么要提倡因果?

  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

  因果为入道之初门。修净土者,不信因果,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

  又修净土者,当提倡因果。在上智之人,固本乎伦常,了知其所当为,与其所不当为者。对中下之人,若不将因果之说,详细剖明,报应事迹,昭然揭示,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因果为入道之初门。且笃信因果,亦自不易。小乘初果,大乘初地,乃真能笃信因果者。初地以降,初果以还,一遇违缘,杀盗YIN妄,且不可保,起感造业随之。而聪明之士,犹或小视因果,以为此不过为中下人告。不知粗知其意,不足称为信也。知而不能躬行实践,亦不足称为信也。唯初果初地预流圣人,乃能不受后有。不受后有,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之人,乃能称为笃信。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676页 净土法门说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