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南怀瑾:做好事反被人骂,等于莲花种在淤泥中 |
||
|
||
我有时也劝现代年轻人不要学佛,学了佛嘴上能说,菩萨道就做不到了,学了个懒,什么都不肯干。胆子也学小了,什么都不敢干。藉打坐念佛为名,什么都不做。还有,也学小器了,看别人都不对,都不是佛法,只有自己对。 所以希望年轻人先从作人学起,学佛是要济世救人的,你敢挑得起这个担子吗?佛法还有句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连把刀都不敢拿,还放下个什么!你没有这个种嘛! 当然,年轻人还是应该学佛的,但是要先学修行,日行一善是起码的。做好事有时会被人家骂,等于莲花种在淤泥中,你要不怕被骂,只问此心。做好事也要有智慧。 中国有句老话:“为善最乐”,这是真的,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纯粹劝人的话。你可以就这个行为体会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是如此,你真做了一件善事,帮了人家解决了一件大事,那真舒服。 这个道理是什么?善行是喜的,恶行是忧的。喜的东西是阳性的,忧愁的东西是阴性的。真做了好事,不只是精神上会感到非常愉快,身体都会舒服的。就有那么大的功效。 所以我常说学佛的人还不如学童子军,童子军的教育要日行一善,善行不论大小。日行一善就很好,我们每天一定要做点善事。大家每天能做到童子军都能做到的事吗?可是学佛的人恐怕十天都做不到一善,尽管满口佛话,人家碰他一下就气死了。还说在修道,多惭愧啊! 譬如大家都知道的写《了凡四训》的袁了凡,他两夫妻发愿修持准提咒,日行一善。光靠念咒语,自己不修善心善行,功德还是不行的呦!所谓功过格,就从他那个榜样来的;每天做的事,善事记录一下,做了坏事也记录下来,自己检讨。 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读《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这两本书。你们年轻人没见过,我小的时候家里书房里贴了一张纸,画了线条,有一百个框框或者三十个框框,一张一张放在上面,这就是功过格,每天检查自己的心念行为。 每天自己读完书了,爸爸坐在后面说:想一想,有没有错?自己想想:有,拿起黑笔来在框框里点个黑点。有什么好事吗?有,某某人没有橘子吃,我送一个橘子给他,在框里点个红点,算一件好事。每天的思想行为,好的点红的,坏的点黑的,给自己看到底是黑点多还是红点多。过去的人格教育是这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