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蔡礼旭:他感来的就是人和 |
||
|
||
我记得有一个孩子,我第一年教六年级,他的奶奶来找他。六年级都是在大楼的最上层,一年级,年级愈小在楼下,六年级在四楼。他奶奶我看应该是六、七十岁,爬四层楼,爬上来的时候,我刚好见到这个老人家。她刚爬四楼气喘嘘嘘都还没喘过劲来,她马上给我鞠一个九十度的躬,然后给我说老师好,这是台湾普通话。我当时候非常触动,老师这两个字分量太大了,假如我们没有认真修德、认真教学,那我们德行有愧,为什么?对不起这个老人对我们的这种信任跟尊重。虽有这一分心期许自己,但是还是会做错事,结果错了以后,又有一个惯性出来就是解释,倘掩饰,增一辜,又错上加一条罪了。像我们在大都市里长大的,大都市容易塞车,所以每一次迟到,第一个反应对不起,塞车。马上把责任推给这个社会,这是不对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要改的这些习惯,变成一个下意识了,必须要有很高度的警觉性之后,才容易洞察到自己的过错在哪里。我也是惯性反应开始解释,结果我看三十几个学生听我解释的时候,愈听愈听不下去,然后那个头都不想看我。小孩子是最直心的他不会掩饰,你讲得有道理,他眼睛放光;你讲得没道理,他就有点听不下去了,他也不会装给老师看。我看到学生们的反应,突然警觉到要赶紧转念,要认错,我就给他们鞠躬,说这一件事老师错在哪。我这个躬鞠下去再抬起头来,学生看我的眼神是对我的尊重。所以我们的行为跟道德相应,才能赢得别人打从内心的认同。而不是用我们的地位,或者用我们言语的气势去压人,「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所以会生气跟好面子、贪有关,包含傲慢、强势的话,也特别容易发脾气,应该是要谦卑柔和才好。我们想想强势,为什么人会强势、会傲慢?他可能觉得他有什么,人一有高下见这个傲慢就会起来。比方头发比人家乌黑会傲慢,眼睛是双眼皮,看到人家单眼皮也会傲慢,这些外在的人都会傲慢,包含有才华也会傲慢,地位高也会傲慢。可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头发黑是你妈生的,你有什么好傲慢?你唱歌好听,那喉咙也是你妈生的,你有什么好傲慢?你说我有才华,没有父母、没有那些老师栽培你,你怎么会有?而且冥冥当中我们的成长,有无数的缘分、无数的人在成就,国家拨多少费用在教育上。所以愈有才华、学历愈高,代表得到国家、家庭、社会的栽培愈多。那应该用才华去回报家庭、回报国家社会,怎么可以拿著才华傲慢? 包含地位,地位假如是公务员,那是国家还有我们的领导,对我们人格跟能力的信任,那更不能去傲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公务员。包含私人公司,今天老板、主管重用我们,我们应该带头勤奋认真,然后带头人与人和睦相处。那傲慢一定会让身边的人很不舒服。曾国藩先生有一段话讲得好,他说「家败」,一个家会败败在哪?「奢」奢侈。「人败」,一个人会失败败在哪?「逸」放逸,懈怠、放逸,没有责任感、没有目标,这个人就毁了,因为他自我放弃了。「讨人厌」败在一个「骄」字,骄傲了,人家跟我们相处就很有压力。所以人要学礼让、忍让、谦让,谦退的人就是给人家留余地,不拿著自己的长处去压人家的短处。给人留余地那慢慢慢慢这个谦让的态度,会让自己的心很敏锐什么?处处替人著想:我这句话会不会伤到人、我这个态度会不会伤到人?他有这种谦让的态度,慢慢的他时时都能体恤他人。 可能我们讲到这里,有人要问了,那体恤他人有什么好处?现在这个时代是功利时代挺现实的,体恤他人可以卖钱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感来的就是人和,感来的是一大堆贵人对他的协助。有些道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习气不应该起来,不应该让这些习气继续伤害自己的本善。 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十二集 2012/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