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资料选读

居和如持金刚经往生纪实

慧祥法师:《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七讲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要义

印光大师:《净土五经》其功德亦不亚于《金刚经》

常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15

金刚经白话(第十九至二十四品)

见龙在田师兄持诵金刚经心得:诚心诵持金刚经救度慈母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五卷

劝大家常念金刚经

《金刚经》中最智慧的十句话,值得细品

仅念《金刚经》中“当知此处,即为是塔”一句全身既显金光

连云居士:上班族金刚经背诵心得

金刚经讲义 依法出生分第八

沈家桢:学习《金刚经》的真正用途

济群法师:《金刚经》十分殊胜,虔诚读诵 好处多多!

现代考生读诵《金刚经》不可思议感应

宏圆法师:《金刚经》是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为体

现代人持《金刚经》感应汇集12-17

从《金刚经》谈病

金刚经全文解释:无得无说 第七品

 
金刚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南怀瑾: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二章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二章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指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佛说二十一品的时候,是无法可说,这一品更严重了,是无法可得。须菩提说,请问你老人家,当年大彻大悟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老人家那个境界,没有得到一个东西吗?「佛言。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这样又是那样呢?就是话头了,要你去参!就像是禅宗那个一指禅一样。

  唐代的一位禅师,他是金华山的俱胝和尚,我们要修道就要学学他,他始终没有出来参学过。有一天,他要出来参学,夜里,虚空中一个声音告诉他:你不要出去,有肉身菩萨亲自来给你说法。肉身菩萨就是活著的人,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的肉身,可是他是菩萨再来身。第二天天龙和尚来看他,他就问天龙什么是佛法?天龙和尚是大禅师,手一指,俱胝就大彻大悟了。所以俱胝和尚悟道一点都不吃力,他得的是一指禅。以后他说法,什么是佛法?手指一比,你懂得也是这个,不懂得也是这个,第二句话也不说;很多人因他这么一指也悟道了。

  有一天他出门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弥,跟他好多年,看到人家跟师父磕头啊,顶礼啊,求佛法啊,师父总是手一指,这个。这一天师父出门了,有人来找师父问佛法,小沙弥说,我师父那个佛法,我也知道。那个居士就跪下来,小师父,那请你告诉我。小沙弥也手一指,这个!那个人也悟道了。小沙弥很高兴,原来师父的佛法就是这个样子。等到俱胝和尚回来,小和尚向他报告,今天来个居士,我接引他悟道了,就说了经过。师父哦了一声就进去了,转身又出来了,对小沙弥说,你再说一遍怎么接引人?那小和尚就把手一指说,这个。师父等他指头一伸出来,一刀把他指头砍断了,流血不止,小和尚又痛又唉唷,悟道了。指头砍断了一节,就是这。所以,「如是,如是」,就是禅宗的这个。这个究竟是那个,就要自己参了。

  金刚经有五六种的翻译,反覆研究,还是鸠摩罗什翻译得最高妙。后来玄奘法师重新翻译过,道理是更清楚,但是佛法的意义却模糊了。鸠摩罗什的翻译,许多地方都是禅宗讲话,如珠之走盘,不著边际,不落一点。所以后世的禅宗采用金刚经,可以悟道,就是这个道理。

  【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他告诉须菩提:我告诉你,当时我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你以为得到一个什么菩提吗?了不可得。也就是六祖后来悟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不可得。如果有一点少法可得,就还有一点空,有一点光明,有一点境界;看到一点圆陀陀,光烁烁的,都不是了,都著相了。「无有少法可得」,这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这一节很简单,就叫无法可得。我们给他偈语的结论:

  第二十二品偈颂

  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

  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多年行脚觅归途」,很多人从年轻学佛、修道、出家,多年行脚到处参访,觅归途,都是找一个归家之路,都想找到生命的根源。

  「入室知为道路愚」,真正悟道的时候,你才了解道路愚,被道路骗了,被方法骗了。八万四千法门都瞒了你,前面说过,禅宗有位祖师,跟过很多法师学种种法,修了一辈子,最后悟道了,告诉那些老师说:「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我两个眼睛本来亮的,老师啊,你把我弄瞎了。

  东学西学,结果把自己眼睛弄瞎了。不是真的眼睛弄瞎了,道理看不清楚了。所以入室方知道路愚,都被方法骗了。

  「检点旧时新衣钵」,真正悟了道的人,我还是我,一切皆空,了无所得。这个衣钵还是旧的衣钵,不过是好多年前你自己把它捆起来找不到了,现在你把它拿出来,这个东西还是旧时的那个东西。

  「了无一物可提扶」,本来无一物,没有一个境界可得的,这就是无法可得。

  这五六节,佛都是叫我们不要著相,不要执著一切法。现在虽然叫你不要执著一切法,但是有一个法要执啊!就是善法。所以下一品梁昭明太子给它的标题是:净心行善。


下载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