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祖师大德印证:雍正帝是传佛心印,乘愿再来的法身大士 |
||
|
||
雍正行乐图---喇嘛装 虚云大师、体光老和尚、印光大师、太虚大师、宣公上人印证: 雍正帝是乘愿再来的法身大士 清世宗雍正皇帝,自号圆明居士和破尘居士。在位十四年,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乾隆皇帝的生父。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之隆盛,在中国历史上可比于汉唐盛世,后人大多知道汉唐盛世得益于帝王内用黄老之术,而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帝王深通于禅宗心法,尤其是这三代盛世中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更有融法王兼人王之尊于一身的殊胜风采。雍正在禅宗上的修证主要得益于章嘉呼图克图的教授与印证,章嘉呼图克图是圣祖康熙皇帝敕封的“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对于章嘉呼图克图,雍正称赞“乃真再来人也,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西藏、蒙古、中外诸土之所皈依,僧俗万众之所钦仰。” 雍正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于康熙五十年(1711)在章嘉国师指导下禅坐,连续两日,“即洞达本来,方知唯此一事实之理”。当时章嘉国师认为只是初入堂奥,如针隙观天,勉励其更求进步;雍正遂于当年二月于结云堂闭关参求,“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实有重关之理”。遂又问证于章嘉国师,国师认为这仍不过是庭院观天,应该更加勇猛精进;于是雍正“仍勤提撕”,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于堂中静坐,“无意中忽踏末后一关,方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庆快平生”。章嘉国师称赞道:“王得大自在矣!”到此才得到章嘉国师的最后认可。雍正历来被公认为中国帝王之中唯一真正亲参实悟、直透三关的大禅师。 虚云老和尚谈雍正:“【雍正帝在皇宫里也时常打七。他对禅宗是最尊重的,同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得好。在他手里悟道的有十余人】,扬州高旻寺的天慧彻祖,也是在他会下悟道的。【禅门下的一切规矩法则,皆由他(雍正)大整一番,由是宗风大振,故人材也出了很多。】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体光老和尚谈雍正:…【密云悟祖他是开了悟的人,传佛心印的祖师】,他看这个知见不正,贻误后人,没办法,【密云悟祖发愿来生要作皇帝,一定要把他搞掉!雍正修大藏】,一开始就下令,不管在家出家,大庙小庙,要有汉月的书,一诗一句,赶快交出来,不交查出来那就杀头!——《体光老和尚开示录》 太虚大师赞叹雍正帝:【雍正通宗亦明教,曾发愿十年治国,十年兴教。就其行事言,均极确当。】惜他十年后正开始宏宗演教,逾年即死。且其时亦无高僧,遂亦无补于衰腐。 印光大师---雍正帝是法身大士再来:自佛法入中国.历代皇帝.无不崇奉。其唯结缘种.与有所悟证者.种种不一。求其深入经藏.直达禅源。证涅盘之妙心.具金刚之正眼。于修齐治平之暇.【阐拈华直指之宗者.其唯清世宗皇帝为第一也。若非法身大士.乘愿再来。握权实不二之道柄.度轮回无依之众生者.其能如是也耶。】其所著述.藏内有圆明居士语录三卷。(圆明居士世宗道号)其他序跋传记散见于经论语录中。【悉皆妙契佛心.冥符祖意。言言见谛.语语归宗。如走盘珠.似摩尼宝。凡具眼者.无不佩服。】 宣公上人---禅宗跑香的制度来自于雍正:清朝的雍正皇帝,有一次召见高旻寺和尚天慧禅师到北京去,和他谈论禅理,问他还识玉琳国师的宗旨吗?他没回答。皇帝便命他在宫里的禅堂坐七天,一定要参出答案来。否则,要斩他的头。在六天之内,他参不出究竟的答案。最后一天,急得他跑禅堂,跑来跑去跑昏了头,撞到大柱上,头上起了一个大疙瘩。这回清醒了!得到标准的答案,于是他来见皇帝,【雍正知道他已认识玉琳国师的宗旨,他也所以开悟了。从此之后,才立下跑香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