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文章位置:
微信分享
华严经讲话 十四、甘露之法雨
十四、甘露之法雨——二睦品(二) 雁听华严经——大觉寺僧范 北齐文宣帝(公元五五○——五五九年在位)建国于华北地区,其都城邺(今河南省临漳县),有寺院多处。 据《续高僧传》(卷十〈靖嵩传〉)载,邺都有大寺四千、僧尼八万、讲座数二百余,闻法之大家信者约一万人。 邺都有一大寺,名显义寺。胶州刺史杜弼赏于此举办讲经法会,应请而来者,为大觉寺之僧范。僧范为研究 《华严经》之第一人。 当僧范于冬期讲座讲《华严经》,讲至〈十地品〉第六地时,有一雁腾空而至,自寺塔之东迂回而入讲堂,面对台上开讲之僧范,伏地聆听。讲经毕,则自寺塔之西,展翅而去。 至夏间,讲座开始后,有雀鸟飞来,凝神听讲。又曾于济州讲经时,有鸟鸦前来听经。盖雁雀温和,欢喜近人听讲;而乌鸦者,恶性残忍,被喻为凶恶之物,如此凶恶之乌鸦尚且前来听僧范讲经。 僧范自幼嗜读群书,至二十三岁,已遍读中国古典,以至印度各种咒术等,以学识渊博知名于当时。后立志学佛,曾燃指供佛。是后《华严经》之大成者法藏,亦于出家前燃指供佛。欲燃指供佛,若无坚强之愿心,则于事难成。 僧范二十九岁时,因听一僧开讲《涅槃经》,获悉佛之奥秘,遂于邺都一寺中出家。出家后,专研《法华》、《华严》二经,更师事当时之大学者慧光。是后,于邺都大开法庭,常有听众千余人聚集。时有大儒者徐遵明、李宝顶等依之受菩萨戒。儒者发心求受菩萨戒,足见僧范之感化力。在僧范之着述中,几乎遍及大乘经典,又撰有多种注释书。如此众多着述,若能有一二种流传至今,则不难获知北齐时代佛教研究之水准。 僧范处儒入佛,崇信者与日据增,且被誉为「高僧」。所有供养物品。皆随手分施门徒,自身不留一物,于衣食等物质上从未有不满之显露。喜怒不形于色,严持戒法,始终如一。此外,更一心专注于《华严经》之研究,昼间开讲经典,夜里则礼拜千佛。天保六所(公元五五五年)三月二日,因疾而终,世寿八十岁,如其英悟之资质,后来者亦难寻觅。 专修唯心行之舍身行者——法喜禅师 僧范于开始讲解《华严经·十地品》之化六地时,有雁子前来听讲,第六地「现前地」乃重要之修行阶段。于第六现前地中,般若智慧现前,即说有名之「唯心偈」。第七地说广大心,第八地说神通力,第九地说智慧光遍照,第十地说承爱诸佛法雨。 于说第六现前地之始,叙述菩萨之赞叹世尊。更有天女,作天众伎乐,赞叹世尊功德。有: 常行于布施,利益诸众生; 本来虽清净,持戒而坚心。 如此赞叹之语,恰如叙述僧范之生涯,雁子前来俯伏听经,亦为当然之事。 解脱月菩萨请求金刚藏菩萨说明第六地之风光。金刚藏菩萨答以进入第六地,须具十种平等。即觉悟一切无法、无相、无生、无灭、本来清净、无戏论、不取不舍、离、幻梦、有无不二等。 进入第六地之菩萨,于观十二因缘之同时,并观: 三界虚妄,但是心作; 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此即「唯心偈」之谓。即说明世界乃因妄念所造作,十二因缘亦依心而成立。「唯心偈」一文,于偈颂中之表现,如后: 了达于三界,但从贪心有; 知十二因缘,在于一心中。 如是则生死,但从心而起; 心若得灭者,生死则亦尽。 二者所言相同,即谓因贪心、妄心,而有三界之幻影形成。生死者,即迷之世界,或流转之世界之所有物。而「迷之世界」,实亦由贪心所成。 唐初,长安附近蓝田县之津梁寺,住有法喜禅师者,因病而自觉生命将不长久,因此,不再服药,谓门人道:「无常至矣!勿事器扰,当默然静虑,津吾去识,勿使异人轧入房也。」 法喜独自于房中,一心诵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之「唯心偈」,泰然迎接「死」之来临。是时,门人皆闻北方林中,有音乐车马声响起,众知此乃自极乐世界之来迎者,随即告知汉喜禅师。禅师道:「我已舍弃世间一切果报,又何复再思生极乐世界,那仅是麻烦之事罢了!」 说罢,即端然进入禅定,且不再发一言,房中充满香气,至五更,于端坐中逝去,颜色鲜明,如平常入定般。 法喜于生前,曾预示弟子道:「将遗体暴置山野,布施鸟兽;再将死骸置于幽谷。」然而,于禅师逝世后,弟子们见颜貌端详,欲将之暴置山野,皆感犹豫。于是,便决定凿造岩窟,将遗体安置。然而,是日夕时,却值暴风雪不停,雪积一尺高,将山路全部覆住。当遗体搬运途中,却闻已经死亡之法喜之声音,说道:「我本欲将尸体暴置山野,布施鸟兽,为何欲将之埋葬,此乃违我本愿。大雪已将荒野埋覆,可立刻停止葬列。」大众听悉法喜所说,却无视于其所愿,仍将遗体安置于岩窟内。 隔不久,一信徒至窟内拜见遗体,见其容貌仍未改变,神色泰然。又隔不久,仍未见容貌改变,大家皆为 其遗体不坏感到讶异。有人将覆住全身之衲衣掀起,一看!身体部分已不知为何物啃食,仅见枯骨鲜明,而头部却完好如初,容貌未变,头部以下仅剩骸骨,此实即符合法喜之本愿,(《续高僧传》卷十九〈法喜传〉) 有「青溪禅众,天下最称」之美誉之荆州青溪山寺,法喜自年轻时即于此修行,其示寂这事确实不可思议。示寂前,直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即使极乐世界亦不愿前往之法喜,竟示现如此奇迹。以尸体布施鸟兽,为法喜之本愿。而死后尸体被埋葬,后又达成其愿望之强烈意志,或即对懦夫这一种弹劾。此与一心念佛求往生极乐者,实如天壤之别。 「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之道理,若能即此体悟,则死后之世界亦不在乎其有或无。因凡事皆由人之贫欲心所示现。死后若心不执着,则极乐、地狱皆不存在。所遗尸体布施鸟兽乃为最上妙方。如法喜之禅者,实为「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之实践者。葬仪或坟墓皆不执着之法喜,实为生于空法中,死于空法中之行者。舍弃世间一切果报,不求往生极乐之法喜,其心中对于去来之看法如何?于终南山之暴风雪下,其遗体又何所见?人,独自来到世间,又独自悄悄地离去;独自一个人,于死时,即使极乐世界亦不求生,而舍弃一切之法喜,实即为一舍身之行者。 愿力与神通力——第七远行地 进入第七地之菩萨,能远离声闻、缘觉二乘之境地,故称为远行地。自第六地进入第七地,必须实践十种妙行。其中有: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 求道者,必须能远离三界。僧范自儒入佛时,「空门寂想,不缘世务」(〈僧范传〉),即舍去一切世俗之生计,一心禅坐,觉悟一切皆空之理,不以世间杂务及人际关系困扰自心。然而,若仅舍弃三界,则不名为菩萨。菩萨者,须立誓度化众生、庄严三界。若欲庄严三界,则须于现实世界中实践菩萨行。 第七远行地中,有如下数语: 佛子!譬如二世界。 一定清净,一定垢秽。 是二中间,难可得过。 此世界中,有清净世界与垢秽世界二种,欲圆融此二世界,并非易事。一般人仅能偏于某一边。若生存于清净之世界,则无法救度陷于污浊泥沼中之受苦者;而生存于污浊世界中,则穷其一生亦无法得救。唯有菩萨越陷于污浊之泥沼中,其清净世界之意识越须强烈。 欲过此界,当以神通及大愿力。 即谓欲庄严三界,令污浊之世界成为清静之佛国土,须具有神通力及大愿力。若无神通力,则不能深入污浊之世界中。经云:「菩萨亦如是,行于杂道,难可得过。以大愿力、大智慧力、大方便力故,尔乃得过。」 欲行杂道,实为困难之事。行杂道者,即庄严三界。如讲经、注疏等即为杂道,若非具大愿、大智、大方便力,则实难行杂道。其中特别重要者,即大愿及愿心。于行住坐卧中,皆能生起救度众生之愿心者,即为菩萨,而菩萨须具足十波罗蜜。实践十波罗蜜之菩萨,如经云:「我当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乃至于一切众生为依止者。为救度众生须发挥勇猛而后行事。」 不坏之境涯——第八不动地 修行完成而不为所动,能自然实践菩萨行之地,称为不动地。入不动地之菩萨,即为深行之菩萨。此菩萨能远离一切世间相,及一切贫着,住于绝不为声闻、缘觉所破之不动境地。 不动者,并非易事。或者经二三年之修学,于艺道、武道上下功夫,然不久即停止。不论任何事,欲求达到不退职却之境界,实不容易。 入不动地名为深行菩萨,一切世间所不能测,离一切相、离一切想、一切贫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坏。 此乃谓入不动地之深行菩萨,住于深远之境地中,非世间一般常识所能测知。已断除一切想念、妄念、贫着、执着之菩萨,其境涯非他人所能破,故称为不动地菩萨。僧范「喜怒不形,洗秽奉禁,始终一如」 ,可谓即住于不动之境地中。 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洗去一切污浊垢秽,住于清净之世界,持守戒律,始终如一,此境界或可谓不动地之菩萨。雁雀尚且来听闻十地之法,可知僧范之于〈十地品〉,并非仅口头之开讲,乃全身实际之行动。即不动之「计筵」。 诸佛子!菩萨此地不可坏故,名为不动地。智慧不转地。此外,第八地又可称为威德地、童真地、自在地、成地、究竟地,名称虽多,然其根本仍于「不动」。所以能支撑其不动者,即禅定力坚固之缘故。 说法无尽——第九善慧地 进入第九地之菩萨,智慧殊胜,不论至何处,皆能敷演妙法。欲入第九地,须具备十种智慧,其中有「欲入如来深密法藏」,即深入经藏之谓。若不入经藏,则不能也了知佛教法。僧范曾致力于研学《法严》、《华严》、《十地》、《地持》、《维摩》等大乘经典,堪称为深入经藏之奥秘。 讲解经论时,关非仅止于自身之深入修学,于听讲之大众,更须把握其根机。所谓「对机说话」。于高名之儒者、教养深遂之高阶段人物,和一般普通农民等,须有应其根机而说法之能力。经云: 菩萨住是地,悉知众生心, 诸根及欲乐,种种差别义; 深心善思维,随宜而说法。 住于第九地之菩萨,须知悉众生之心,能力与愿望,因各听讲者所具之能力皆不同。经云: 菩萨为法师,犹如师子王, 牛王宝山王,安住无所畏。 菩萨即法师,宣说大法时,犹如百兽之王——狮子王,或如牛王、宝山王,在发师子吼,毫无畏惧。僧范之说法,或即如师子王,因雁、乌鸦等皆前来听法。 住第九地之菩萨,以四无碍智说法。即:一、法无碍智(说法时毫无滞塞),二、义无碍智(所说之义理流畅,毫无滞塞),三、辞无碍智(说法时之言辞无碍),四、乐说无碍智(以上述三种智慧,能自在为众生说法)。此间,若缺任何一种,则不得说法自在。被称为「明匠」之僧,或已具此四无碍智而能说法自在,因于聚集千余听众之场合,并非一般人所能为。 智慧之完成——第十法云地 如智慧云之漫布,如甘露雨之遍丽,此即法云地。其说法,如丽真理之雨,如云之弥漫,故称为法云地。 住法云地,于一佛所,能受大法明雨,二佛、三佛,用至不可说不可说佛,于一念中,皆能堪受如是诸佛大法云雨,是故此地名法云地。 菩萨住于法云地,堪受无数诸佛之大法雨。又第十之菩萨,能具自在力。 是菩萨住此地,于智慧中,得上自在力。或经狭国为广,广国为狭;或以垢国为净,净国为垢。如是一切世界,皆有神力。 即于智慧中,能得自在力。能变狭士为广士,或亦垢秽国土为清净国土。僧范于开讲《华严经》时,不仅如雀、雁之温和鸟前来听讲,凶恶不详之乌鸦亦前来听讲。垢秽之鸟,亦能改变极乐世界能发出美妙音声之迦陵频伽。僧范之法音响彻法堂,此世界亦如佛国净土般需用于法堂内外听闻说法之鸟,亦即成为极乐世界之鸟。 〈十地品〉之最后,总结说明初地至十地之要点。于初地,发广大愿心:于第二地,严持戒律;于第三地,修习禅定;于第四地,专一修道;于第五地,琢磨方便智;于第六地,知甚深因缘;于第七地,修广大心,于第八地,发庄严世界之神通力;于第九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于第十地,承受诸佛之大法雨。 能住于十地之菩萨,实非寻常之辈。即使初地这欢喜地,真能进入此境界者,或乏其人。然而,以此十种境界,用来激励自己,勉为适用,亦属必要。人,若能加功修持,必能达于某种境界。如僧范、法喜,与吾人无异,然彼等能尽心尽力精进修持,且能发大愿心,终能获得常人所不能得之神通力。愿心并非不能生起神通力,由愿心而发愿心,终能发起神通力。
(下载WORD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