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


   日期:2015/12/24 9: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如果能去掉了悭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叫学佛?这就是学佛啊!你以为磕头拜佛,念经吃素,求佛保佑就是学佛?你还是求这四个字保佑你好一点,你把悭贪嫉妒这四个字真去掉了,你成佛的路走上一半还有余。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戒,都知道菩萨戒第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人家。……

  自赞毁他的方法很多,再不然在他人背后讲坏话,用尽心机毁人家。你说这是为什么呢?他也不为什么,这样才过瘾啊!

  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很谦虚,看到人那种弯腰弓背,打躬作揖,讲起话来又那种谦恭,这都是自赞,在谦虚中充分表现傲慢。

  所以,悭贪嫉妒、自赞毁他的心理、行为,与修行是绝对关联的。止观法门的观心,就是观这些。你以为坐在那里观心,啊!我得一个清静,啊!气脉动了,到了屁股了,啊!到了头顶了,督脉通了,通你的鬼!你悭贪嫉妒的心理牢固得很,动都没动过。

  注意啊!“自赞毁他”是两个字单独成立一个心理观念,自赞是一个心理观念,毁他是一个心理观念。“悭贪嫉妒”则是四个不同的心理观念。综合而言,悭贪嫉妒必然会自赞毁他。

  佛继续告诉文殊菩萨,一切众生都在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关于这些心理行为,真正要学佛、研究佛法的人,不要轻易放过每一个字,怎么说呢?当我们看到经文,就要确实彻底地检查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状况。譬如我们讲戒,传统佛法的大乘戒律,第一条就不能自赞毁他。自赞毁他是菩萨道中最严重的事,如果拿这四个字与一般心理学一起研究,你看这个社会活着的人,哪一个不是走这条路线?如果不自赞毁他,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为了想出人头地,总想尽办法去伤害别人。假定有人自己站起来,不但没有伤害别人,同时使别人也站起来,这就是菩萨道,学佛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药师经的济世观》

  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大乘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我对同学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谦虚       轻视)(五明学佛网:谦虚       轻视)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轻视作恶的人,他一回头,好人当中的好人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讲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决定没有轻视的意 

 净土法门法师:要从内心里面流露出谦虚恭敬,你才能断烦恼 

 净土法门法师:把贡高我慢、轻视别人的心,断得干干净净就是 

 人千差万别却都活在因​缘果报中,不要轻视任何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谦虚恭敬 

 一个超强的改命术,可惜很多人轻视了! 

 呷绒多吉上师:为什么我们始终要谦虚﹑低调,恭敬他人 

 千万不要轻视他众,果报很...因小果大! 

 嘎玛仁波切:“小时偷瓜,长大偷牛”,不能轻视一些小时候的 

 衍慈法师:不要轻视这些细节 它能影响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