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需要洞悟


   日期:2015/12/25 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人生需要洞悟

  中国俗话说:“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苏格拉底更说:“我们需要的太少,我们越近似神。”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总是寥寥无几。

  世界上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好的人只有两种: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孩提时代天真快乐是因为他们想得简单,老年人宁静安详是因为他们站在人生的另一头参透了生活的真谛。人只要具有了淡泊之心,想法简单了,淡定了才不会为尘俗所迷,为物欲所困,为诱惑所动。生活需要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用最自由的状态去演绎生命的真滴。

  生活需要炼打,人生更需要洞悟。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流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淡定的宁静!高山无语,深水无波更是绚烂之极归于素净质朴,宁静深沉的境界。真实的淡泊是对自己人格与情的冶炼,是在纷扰的尘世中物我两忘,是一种内心的祥和,也是一种深入的淡定。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至。

  至简至淡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更不是甘于平庸,不思进取,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不为功名利禄而劳神,不惊荣辱,不计得失,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的轻松,活的充盈,活的有滋有味。

  1如果时尚学不好,那就选择纯朴。

  2不知怎么办好,就微笑。

  3与别人握手时,不妨多握那一会儿。

  4不要把自己的过去全让人知道。

  5不要向朋友借钱。

  6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7坚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8把还未说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会尽力的”。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大海说,心因善待小溪而高贵,每一滴叮咚作响都是奔跑不息的歌吹,我的壮美少不了点滴的交汇;大地说,心因善待种子而高贵,每一粒萌动绽放都是生命常青的明媚,我的葱绿少不了颗粒的荟萃;人生因心高贵而拥有幸福的回味,生命因心高贵而不单只是轮回;高贵不是与生俱来的玫瑰,是心与心交融的最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超脱       禅心)(五明学佛网:超脱       禅心)  

 陈坚教授: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黄明尧居士:鸿文三卷印禅心——读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后记 禅心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四章 真如佛性体相用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三章 痛至极处苦何在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净平等如琉璃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一章 明理断习出苦轮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十章 十二因缘观生死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九章 能所双亡超三界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八章 于未动念绵密照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七章 穿越根尘透灵知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六章 抛弃五蕴入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