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百善孝为先的真正涵义 |
||
|
||
万恶YIN为首,百善孝为先。这是古贤给我们留下的名言。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作为子女的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同滔滔的江水,流之不尽,断之不绝。我们作为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每当我们生病,父母都会带我们去看医生;每当我们做错事,父母都会帮我们纠正;每当冬天衣服穿少了,父母都会很细心地要求我们穿多件衣服保暖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父母却很认真地看待这些小事,时时刻刻为我们的衣食住行牵挂着,呕心沥血地付出着父母的青春年华。 小时候,不懂事我老是犯错误,父母的教育我还会很认真地听,毕竟那时候还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一回事,父母是过来人,他们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父母有空的时候会教我生活上的常识,我便学会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后来,随着我的年龄越来越大,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再也不用父母的教了。现在想起来,我突然明白了父母的用意。父母教育我们生活上的知识,不仅是让我在生活上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父母的母爱,也就是慈悲心,用慈悲心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对待每一个人,甚至是动物或一花一草。父母每讲的一句话,都是带着慈悲心去呵护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够长大后成为有用之人,为社会和国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希望我们能够继承父母的慈悲心,不仅要用慈悲心去呵护和教育自己的子女,更要发扬和传承到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整个无量的众生世界,让它成为一种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好与菩萨的发菩提心普渡众生的心愿相吻合。原来,我们整天去寺庙求神拜佛,却忽略了家里的菩萨。菩萨就在我们的身边呀!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所寻找的菩萨呀!由于自己没有留心去观察,没有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母爱,却不断地在外面的世界寻找心灵上的安慰,祈祷内心的安静。这是我自己被外面的花花绿绿的世界蒙蔽了眼睛才造成自己无知的呀! 从小到大,父母虽然嘴上没说要我多做善事,但会用行动教育我们,要多做善事,要乐于助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如,邻居有什么困难,我的父亲总是随叫随到,任劳任怨,不计较报酬地帮助我的邻居。也许因为这样,我也比较喜欢做善事,因为我觉得做善事可以帮助到别人,自己内心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平时看一部喜剧哈哈大笑的喜悦,而是发自内心自性流露出来的喜悦。就好比,我每一次听《般若波罗蜜心经》都会感觉它是世界上最美妙、最悦耳(或者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了)的音乐之一,听起来很舒适,有时候也会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是跟做善事的感觉是一样的。 现在自己长大成年了,由于工作上或者其他原因,比较少跟父母联系。忽略了父母的生活状况,忽略了父母的身体健康,作为子女却没有用父母关心自己的慈悲心去关心自己的父母,这是我的过失。有时候,我在想自己那么拼命地工作到底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还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别人有车的时候,自己也要有车;别人买房的时候,自己也要买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自己所谓的物质世界,并困在了物质世界了无法自拔。为什么不能像寺庙里的和尚那样自由自在,清心寡欲地生活,做一名普通人,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放不下。原来放下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呀!看来,自己要抽出点多点时间来陪伴自己的父母,多用点心去体会父母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总之,所有发的善心都离不开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是自己苦苦寻求的菩萨。有些人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是不孝敬菩萨,连在自己身边的菩萨都没有诚心去对待,怎么会诚心去对待寺庙里面的菩萨。因为在不孝敬自己父母的时候,再去寺庙里祈求菩萨保佑,已经丢失了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这时候的诚心祈祷是一种执著心,贪恋菩萨的威神力,并奢望菩萨能够用威神力帮助自己升官发财,帮助自己能够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换句话说,可以理解发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跟菩萨发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去普渡众生是一样的。当你真正发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孝敬自己父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古贤为什么会说:百善孝为先的真正涵义呀!(弟子不才,以上都是弟子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若写得不到位,请多多指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