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印光法师:此圣贤存养省察之道,乃学佛了生死之基址也 |
||
|
||
「汝年尚幼,须极力注意于保身。当详看安士全书中欲海回狂,及寿康宝鉴。多有少年情欲念起,遂致手YIN。此事伤身极大,切不可犯。犯则戕贼① 自身,污浊自心。将有用之身体,作少亡,或孱弱② ,无所树立之废人。要日日省察身心过愆,庶不至自害自戕。否则父母不说,师长不说,燕朋相诲,以成其恶。其危也,甚于临深履薄。 曾子以大贤之资格,及其将死,方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不到将死,尚常存儆惕③ 。今将死矣,知必无所歉。 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及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于七十之时,尚欲天假数年,或五年,或十年而学易,以期免大过。 此圣贤存养省察之道,乃学佛了生死之基址也。」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复徐志一居士书 【注释】 ① 戕贼:就是残害、杀伤的意思。戕,音腔,杀害、残害、伤害的意思。如自戕(自残)。 ② 孱弱:懦弱、怯弱,通常是指身体衰弱、意志薄弱的样子。孱,音缠,懦弱的意思。 ③ 儆惕:儆戒与警惕也。儆,音景,这里是指儆戒、告诫,使人惊醒而不犯错。 【按】 印光法师在此痛切指出“情欲”、“自戕”的害处,于己身心皆有极大之损害。《孝敬·开宗明义篇第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己身的损伤,就是对父母的不孝,而且是不“孝之始也”。常说吾等佛子“当孝于佛”( 《无量寿佛经》 ),学佛之基在于世法;世法之基在于做人;做人之基在于孝道;孝道之始在于“不敢毁伤”“身体发肤”也。由此可知此事之重大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