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日期:2016/3/20 17: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间的人或者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者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 是为了什么。我们往往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 。但是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 ,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了。生产力巨大的发展,更加催生了人类更巨大的贪婪,人类的欲望 更加地膨胀起来,好像打开了所罗门王 的瓶子一样,内心之中欲望 的魔鬼跑出来了,其实我们离快乐 是越来越远了。

  有些人以结婚成家为幸福 ,而不知道这正是束缚的开始;我们以生儿育女为幸福 ,而不知道这正是牵挂的开始;我们以事业成就为幸福 ,而不知道这正是争斗的开始。所以,佛说:凡夫众生都是遍计所执性,遇到什么就执著什么,因此在烦恼苦海之中不能出离。前面他认为,哦,我得到这个目标,我就会快乐起来,但是等待他的是更大的烦恼。

  第一项智慧法则: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那么,禅的智慧就开示我们: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指导我们物质生活的第一个智慧的原则。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执著它呢?非我所有。不要执著,要随缘利物,能够为我所用,所以资源无限。非我所有,所以没有执著心,那么就能够从自私的占有到无私的奉献,就能够少欲知足。

  我们看历代的禅师,他们是何等地潇洒自在。唐朝时候有位龙牙禅师,他就有一个偈子描述他的生活: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

  时人若问居何处? 青山绿水是我家。

  这是非常潇洒自在的,不像一般世俗的凡夫,蜗牛角上去争夺蝇头微利,整个世界青山绿水都是我的家。

  第二项智慧法则:就是我们要从心外的空间到心内的空间。要从前进的空间到回头的空间,从有相的空间到无住的空间。

  安徽的桐城市,有一个地方叫做六尺巷,与佛教的一位居士相关的。清朝时候有一位大学士叫张英,他是桐城人,在京师里面做宰相。有一年他老家的邻居重建房子,就占了他家一点地盘,这个管家很生气了,“我家老爷在京师做官,你还敢占我们的地方。”马上写封信告诉张英,张英回了一封信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去跟人家争夺地盘,邻里之间嘛,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个管家看到以后,马上就醒悟过来,心量啊!我们不要去争夺外在的空间,而是要拓宽我们内心的空间。你看看,万里长城现在还在,但是当年建造长城的秦始皇到哪里去了?所以,你这么千里地写一封家书过来,只是为了邻居占了我们一点地方,那你何必呢?值得吗?这个管家看了以后很惭愧,马上就不跟他争了,就让他了。那么,邻居也知道了,看到张家愿意把地方让出来,让他三尺,他也把自己这个围墙退后三尺,刚好就有六尺了,形成一个巷子,就叫做六尺巷。

  所以我们要能够拓宽心内的空间,不要片面地争夺外在的空间,要从前进的空间到回头的空间。

  禅门下有一个偈子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用插秧来作比方,其实这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只顾往前进的这个空间回头来看一看,就能够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之中回过头来,从追逐欲望满足的贪欲之中回过头来。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说:我们随逐欲望,希望得到满足。但是,随逐欲望只会导致不满足,使我们一直遭受六道轮回之苦。所以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随逐欲望呢,哪怕你天天诵经、念佛,那也只是世俗法。

  所以,宋朝时候有一位慈受怀深禅师就有一个偈子说: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要能够由前进的空间到回头的空间,要从有相的空间到无住的空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我们执著于相,执著于这些虚幻不实的、缘生缘灭的相,就会让我们一直轮回不息,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也就是说,应当无所执著于世间生灭的假相而生清净心,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能够放下,回归当下本自具足的智慧,这就是佛陀、圣者的解脱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物       欲望)(五明学佛网:万物       欲望)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8 万物本一体 

 雪漠:别落入欲望与贪婪的蛛网 

 卢志丹居士:幸福感并非欲望的满足 

 慧光法师:万物无常,会归磨灭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说心理疾病源自对本能欲望的压制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 

 宽运法师:上天好生 怜悯万物──略述中国佛教放生的起源 

 其它法师:何妨万物常围绕(远尘法师) 

 法清法师:万物无常 

 宽运法师: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万行法师:万物同体 凡圣有别 

 传喜法师:天地万物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