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无有一法不是佛法 |
||
|
||
例一:小明在小暗的东面。是立小暗为杆,即为参照物,以定小明之处。所以先大致在中心位置立定小暗,再按照“方向标”,在小暗处放置“方向板”,它指向的东面即可标注小明处。简括为:遵照方向标,立定方向板,在后说在前。反之——小暗在小明的西面,以小明立杆定小暗。是说着浅说,非说着深说! 其实一正一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全落到细处,却是浅说;其一落到粗说,却又是深说。显而易见,细说拿言语的真实内涵而言,这已经是多此一举,犯了重复,属于照猫画虎,越描越丑! 分析如下:小明在小暗的东面,“在”字的后面是小暗,“的”字的后面是东面,“东面”对应“小明”,这就是后后说在前,也就是说:小明→←东面。再透视“的”前“的”后,只是一字之隔,但所向披靡。“的”后“东面”是随顺着西面而有,说“东”,“西”——小暗,就在跟前,此处不就是有“小暗在小明的西面”吗?即此处已经暗含着小暗在西面。反之说“西”,“东”就在跟前!因此人们常说:说人就是说己,为人就是为己。 例二:我比你好。比后说比前。说好,坏——你,就在跟前,相比较而言,不就是说你坏吗?所以说“好”,“坏”就在身边;说“坏”离“好”不远,不就是本来“不一亦不异”吗?不离不弃,对吗?这样不正好施教与人?《弟子规》中:“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值得我们反复思量!自利利他,此为真知灼见! 有了例一和例二,所以我说再对照着原话反说,就是“犯了重复,属于糊染!”“不分别中广分别”。此遮彼遣,皆是知见立见,即无明本。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说着浅说,非说着深说。若要是事先不加透析,又有谁能知晓期间的深意呢?又有谁能够知晓你是浅说还是深说呢?有了在一、比二、然后是三。 例三:8是4的2倍,即读即写8=4×2,如此“谁是4的2倍”,不就是?=4×2;再拓展8是4的几倍?不就是8=4×?,求一个因数,当然是积8除以已知的因数4;其它亦复如是!完全是随顺众生相,直译而已! 例一、例三均不离一个“的”字。小暗的东面是小明,比4大1的数是5,4的2倍是8,比你好的是我;我的、你的、他的,你看“的”来“的”去,看来“的”字很坚固,很执着。不是“的”前立个杆,定个标准,就是“的”字当下即是乘,不管是大乘,小乘,“的”字它的导航作用很明确。所以抱定“的”,众生难出离!正因为不识的,见思烦恼难断!的字给我们的启示:看问题不能预设情景,事先立杆,这样的容器事先就装得满满的,那你怎么容智呢?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在、比、是、的,你通达明了之后,我想你的认知,由生到熟,正确的生着熟之,错误的熟着生之,这样你随着我的文入你的观,将会顺畅得多了。 例四:例照钟表盘修持十二因缘法,这十二因缘,十二件事,循环不已! 例五:任何一个数,归根结底都是分数,对 如果设身处地有个 0→1期间,此消彼长,暗出明灭,如同世间芸芸众生,立于0、1受制于0、1,现于0、1覆灭于0、1,即成也萧何败萧何!以当前人事环境,以电为例加以理解。电流的通断转化为0、1之数,视频、图像、文字等等无不以0、1之数幕后而出,如此修习,转八识成四智,十八界云何安立? 六尘之相,入于摄像头,屏触屏没,生生不息,皆有性而无性,对人们的眼见为实予以有力的回击。多媒体系统如实地再现生活,虚虚实实,根本让人难辨真假,皆以波动生成万有,通则有、断则无,1、0二数足矣!确乎一阴一阳之谓道!0、1的反复合成,把万有转化为实,实又转化成0、1为虚,真的让电时代之前的人不可思议!可以说:电时代之前是人间,电时代之后是天堂。 0→1之间,最接近0的是 0、 中道秒有,0→1你别落在0和1上,这就叫做中,巧入有无之间,任运而住。0→1喻示一界可以,喻示两界、多界均无不可,并无区别对待。 翻转再看1、 由上看出,仅限数学领域。法法是佛法,处处有道,妙莫能名。因此可知大小事物,有情无情,明理有道,暗昧无道。曰:0到1实为秒有!不离十方界。现居何方所?惟独佛明了。安立脚手架,只为前方便。做有为之事,近无为之理。 若橫出0→1,那么1→2,2→3,3→4,……只是一时另有边际!法本无自性,无须对待,法尔如是,何处可得?它一个区间相似相续,无穷个区间还是相似相续。一通百通,哪有根本差异!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呢?呜呼!不开启智慧教育之门,末法真的就兑现了! 2016年3月20日星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