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蔡礼旭:不要事后论人、局外论人 |
||
|
||
我们修学的人,有两个毛病要冷静,就是“事后论人”,事情结束之后批评;还有是“局外论人”。这个事后跟局外来论人,每将有智慧的人,评论得极愚昧,每将难的事情,论得极容易,这个都不妥当。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说的,俞都先生那个时候读很多书,但是家里面是穷困潦倒,怎么这么有学识的人会是这样的命运呢?其中有一点就是戒口过。灶神告诉他,你“舌锋所及,触怒鬼神”,他在评判人、评判事特别苛刻,就会变得“每将知人说得极愚”,“每将难事说得极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出来呢?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时时提起忠恕的态度。不忠不恕,才会有这些言语出来。有恕,就会如其心,设身处地,不会这样去谈事情;有了忠,忠是尽心尽力,所有的言谈,只为了成就这个事,只为了鼓励对方,绝不苛刻。所以“忠恕”二字很重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